听出了宁娇娇语气的迟疑,仲献玉这下是真的确定,宁娇娇对于美丑的感知似乎颇为迟钝。

“不是‘比较好看’。”仲献玉摇了摇头,“是‘极其’和‘非常’。”

宁娇娇对此丝毫没有动容,对于仲献玉话语流露出的夸赞,也没有什么感觉,她抿了口茶,无所谓道:“一具皮囊罢了。”继而,宁娇娇似乎意识到什么,若有所思地抬起头,“多谢师兄提醒,下次出门时,我会记得用灵力遮掩,绝不给师兄添麻烦。”

她完全误会了仲献玉的意思,分毫没有领悟到对方言语的夸赞之意。

仲献玉对此对此不觉有异,只觉得对方实在可爱,忍不住弯了弯眉眼:“还有一点,师妹也要注意。”

“出门在外,千万不要轻易告诉旁人自己的真名。”

这点宁娇娇也曾听青云子随口提起过,当时不过是一语带过,并没有更多的解释。

“无论草木精怪,还是仙佛神魔,姓名乃其立于天地间之根本。”

“若将世间万物比作一间间房屋,那么姓名就好似一把钥匙,轻易告知旁人自己的姓名,无异于将自己的钥匙交到了旁人手。倘若遇见了能掐会算又心怀歹意的修士,甚至能凭这一句话,便在背地里给你立下诅咒,将万年修行毁于一旦也是有的。”

宁娇娇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对着仲献玉道:“多谢师兄教诲。”

仲献玉微微摇头:“宁师妹如此客气,反倒显得生分了。”他放下了茶杯,望了眼床边暗沉下来的夜色,起身时,似是不经意道,“若宁师妹不介意,以后相处时,直接唤我名字即可。”

说完这句话后,仲献玉全然不给宁娇娇拒绝的时间,直接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宁师妹不妨与我一道出门逛逛?”

这是先前便决定的事情,宁娇娇也没有多想,起身抬手掐出一道灵诀遮住面容,如今旁人见到她,便只会觉得她是个相貌平凡的路人。

至于仲献玉,他习惯带上面具,鸦青色的长发被玉冠束在脑后,配上挺拔的身姿,即便看不清面容,也能让人称赞一句君子风流。

两人走在一处,光看身影,倒也算得上是般配,路上行人纷杂,穿着各异,也有不少人用帷帽轻纱覆面,因而两人的装束倒也不显得突兀。

如今乃早春时节,细雪消融,最是万物复生机的时候,镇上虽然不算是张灯结彩明如白昼,倒也算得上家家户户燃着明灯。来来往往不少人都做修士打扮,腰间佩着剑,身上也有些许灵力溢出。

宁娇娇在路边的商贩处驻足,随手挑了根糖葫芦:“大爷,你们这边生意一直这么好吗?”

“嗐,哪儿能一直这么多呢!”卖糖葫芦的大爷憨笑道,“这不是前几天有什么仙临灯会嘛,就是因为这个,才有那么多人来。可惜你们俩小年轻来的晚了些,不然也能赶上那盛况!”

仙临灯会?

……听着莫名让人觉得有几分耳熟。

心思绪不过是一瞬,宁娇娇笑着接过了糖葫芦,倒是仲献玉多问了几句,大爷倒也热心肠,给他们说了好多故事。

所谓“仙临灯会”在传说,是很早很早的时候,有天上的仙人下凡,途径融星州,降下福祉,庇佑融星州得了百年繁荣。

百姓为了感谢这位仙人,每年此日都会开展祭拜活动,又有人传言,那日下凡的仙人有两人,一男一女,据说都带着面具,因此所有进入灯会的人,需得佩戴一张面具,只有遇见心仪之人时,才能主动摘下。

“原来二位不是因着这个才带着面具的啊。”大爷说道最后,见两人似是第一次听见这故事,难免怪道,“我还以为是错过了仙临灯会,还想感受一下这氛围呢!”

宁娇娇笑着摇头,和仲献玉又往前走了段路,刚咽下了一颗糖葫芦,酸甜的口感于舌尖漾开,宁娇娇扫过一旁酒楼内的灯火,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着仲献玉道:“你等我一会儿。”

仲献玉颔首,没有问她想要做什么,温声道:“小心些。”

宁娇娇应声,转身后不一会儿就淹没在了人海。

夜市算不得人潮汹涌,却也有不少人,不过眨眼的功夫,少女就消失在了人海,仲献玉难免担忧,有心想要分出一份神识追寻她离去,却又顾忌对方会厌恶自己的举动。

他越来越在乎宁娇娇了。

不止是因为那些幻梦般的场景,更是因为那一日少女毫不犹豫地挡在他面前,对着挑衅者气势汹汹的反驳时,可爱又干净的模样。

那样的神采,是仲献玉一辈子都不会拥有的。

可他想将其珍藏,如同月夜的旅人,偷偷将一壶酒埋在明月下,企图偷得一缕月光。

“仲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