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73

轻舟大约有四五艘,上头都载着两、三个蒙面捉刀的水匪。

大周允许民间私藏利刃,却不允许私藏甲胄,所以从最好的尨州铁打造的直刀,到西域传入的胡弯刀,又或者是这些水匪手上拿着的烂铁白刃,花点钱都能在铁匠铺里买到。

贞州向来是比较安稳的地方,贞州水道上经常会有官服的“水武侯”巡逻,很少会出现水匪。但是自从前段时间文承翰到任威州,先从打击威州水匪开始,便有一部分威州水匪借着熟悉水道往外逃窜,跑到了林州、贞州的地界继续做这打家劫舍的生意。

这段时间贞州的水武侯们工作量也骤然多了起来。

围困住荣枯所在的漕运船的,正是一批从威州逃窜出来的水匪。

他们登上漕运船之后,很快就将船上的十几个漕工都控制住了,拿到船头跪着,又有两个手持白刃的贼人从船舱里搜出了荣枯和丁娃儿,将两人连拖带拽也拉了出来。

荣枯下意识的将瑟瑟发抖的丁娃儿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这个孩子。

“这漕运船上怎么还有秃驴?”一个水匪怪道。

他一开口就是威州口音,丁船头连忙道:“各位好汉,各位好汉,我们这是运粮食的漕船,没有多少钱帛孝敬各位爷爷,老船头这里有些铜钱,还请各位好汉笑纳,千万要放过我们这一船人的姓名才是。”

他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水匪了,许多水匪为了防止被他们打劫的漕船去水武侯那边报官,都会扣下一两个人质,待到确定无人报官之后,再用麻袋装了往野外一丢,任由对方自生自灭去了。

这倒也不是什么“盗亦有道”,纯粹就只是当今皇帝继位的时候,面对大周初期层出不穷的匪祸,采取了章丞相的建议,将“匪”分为二等,盗财而不伤命者,官服亦不斩。另一类杀人越货的,则处腰斩。

久而久之,这些当强盗的也学奸猾了,从中摸出了一些门道,以及防止被打劫的商户去报官的方法。

漕帮兄弟上了船便是无血缘的亲兄弟,谁也不能放弃谁,所以即使被水匪打劫了,忌惮着他们手上还扣着“兄弟”,也很少有被打劫的漕船敢前去报官。

久而久之,这些漕船的船头东家都会准备一份消灾钱,取的就是破财消灾的意思。

这漕运船运的是民间米商的粮,而这些粮商,统一都有来自朝廷的认证,即使把这些粮食都搬走了,想要销赃也很难,不如收了消灾钱划算。

见丁船头上道,为首的水匪也哼笑了一声,从他手上接过装着消灾钱的袋子,打开数了数里头装了几吊钱之后,照理要抓两个人质回水匪寨去。

他们初来乍到,才刚刚在贞州水道附近的莽山上找到一处落脚点,尚且没有修葺完善,不能关押太多人,这还是他们从威州逃窜到这里来之后,第一次开张。

为首的水匪指挥两个手下搬了两袋米上轻舟,又一把揪住瑟瑟发抖的丁娃儿,似乎是考虑到小孩比大人好辖制。

丁船头登时就跪下了:“好汉,好汉,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好汉你行行好——”

那水匪头子一脚踹倒丁船头,正向把丁娃儿从荣枯怀里拽出来,却听到那和尚道:“阿弥陀佛,施主带我走,不要动无辜的娃儿。”

他牢牢护着丁娃儿,不让水匪把孩子从他怀里抢走。

水匪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眼,忽然一巴掌抽在荣枯脸上:“臭秃驴,你有胆子啊?”

荣枯虽然在漕运船上,却不是船老大的亲人,也不是漕帮人,水匪扣押他无用,自然不会想动他。

荣枯道:“这船上都是我俗家的兄弟,如何算无关呢?”

他垂眸看了一眼丁娃儿:“孩子年幼,不好同父亲分离,带我去做这个人质,也是一样的。”他这么说着,便捏着佛珠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