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还有,你记着箱笼最底下的夹层里面有两张契书,是镇上的铺子, 这个才是爹娘真正给你准备的嫁妆, 有了它们, 哪怕我闺女啥也不干也照样能衣食无忧, 你注意收好。”

锦欢不知道爹娘还给准备了铺子, 这会儿一听到就推辞不要。

爹娘他们给她置办的嫁妆够多了, 他们心疼她,她同样也心疼爹娘兄弟。

“听话, 有这两铺子捏在手里,不怕没钱,有钱心就不慌,爹娘也能放心你,少操点儿心。”

米氏态度显得极为坚决。

锦欢知道她娘一旦定了主意, 便是她爹也不能改变,便也不跟她娘争了。

见闺女不再往外推,她脸上露出笑来,把锦欢揽在怀里,手一下一下地抚摸着锦欢的一头乌发。

闺女手里有钱,生活她便不用再如何操心,相比起来,她更担心闺女跟时家那边人的相处。

自小到大,可以说锦欢一直是活在爹娘的维护里的,原本有个魏老太不喜她,原该受些磨难,结果她爹娘疼她,早早的分了家。

自此,锦欢的磨难没了,生活环境单纯,人际相处也有爹娘在前头撑着,顺风顺水地长大。

所以,米氏极担心闺女嫁人后跟时家那边人的相处。尤其是听说时家前头两个儿媳妇很不好相处,她更焦虑。

“对于你那两嫂子,她们占着身份上的便利,又比你早进门,所以你这边容易吃亏。

若是跟她两起了冲突,你尽量别正面硬碰,去找时迁还有你婆婆告黑状,他们出面更方便些。”

“好在,你那两嫂子已经分家分出去了,你们相处的时间应该也不多。”

米氏絮絮叨叨个不停,锦欢乖乖巧巧地靠着她娘,耐心听着。

娘亲的怀抱叫她心里安心,细细碎碎的声音也仿佛带着魔力,一点点抚平自己忐忑的情绪。

说完了嫂子,重头戏来了,婚姻里头,两口子的相处才最要紧。除了男人,公婆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嫁进了魏家十来年,从没吃过苦的媳妇,在这方面,米氏她很有发言权。

“这男人其实很多时候跟孩子很像,你得多哄,把他哄好了,哄他疼你护你,你的日子就好过。”

“你在家里可以上房揭瓦,但在外头一定要给男人留足脸面——”

“男人他只要动手帮忙做事,甭管他做得好不好,夸就对了。这样他才会有成就感,下次还会接着做。”

“至于公婆那边,也别想着刚嫁进门要好好表现,给那边留好印象,就一天到晚干活忙个不停。我闺女是他们家求进门的,不需要如此。

你记着娘这句话,表现太勤勉、人当你新媳妇应该的,前头做习惯了,后面那些活十有八九还得摊你头上,还落不着好。

那倒不如一开始就索性就别给她们你特别勤的印象,这样,后头她们干啥活你若是能帮把手,她们反而觉得你懂事。”

……

锦欢听着,也不管有没有道理,先在心里头的小本子上记下再说,这些可都是她娘这么些年总结下来的经验呢!

锦欢听得认真,米氏说得也很有兴致,这会儿已经从如何跟人相处说到教闺女如何偷懒的小技巧上面了。

“你要是不想进厨房烧饭,也可以放着让时迁来。凭啥做饭就非得是女人的活?都是惯的。你记着一开始就把饭做得非常难吃,这样几次过后你看他受得了不?

受不了了他自己就会想办法,之后你再下厨的机会就少了。”

米氏这话说得极为肯定。

锦欢忽然就从她娘的怀里坐起了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