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动手

事实上,在他们渡过微山湖向枣庄地区发动进攻的时候,徐州方向的日军就作出反应了。第17师团的师团长酒井康中将向第13军司令部发报称:“接近五万重庆军渡过微山湖,向枣庄地区发动进攻,似有挺进鲁南与于学忠部会合之意。本师团拟出动有力之一部予以迎头痛击,将其歼灭,可行否?”

第13军司令部很快就回电:“那是第12军的防区,不宜越界,稳守防区严防重庆军攻击徐州就是了。”

哦,对,枣庄属于山东,那是第12军的地盘,隶属第13军的第17师团如果进入枣庄地区向李仙洲兵团发动进攻,那就属于捞过界了,会招来一堆麻烦的。第17师团无奈,只好按兵不动。

驻扎在济宁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也向司令部报告:“李仙洲兵团突然渡过微山湖猛攻枣庄,枣庄形势危急,我部拟对枣庄地区实施增援,望准!”

代理司令官一职的中村中将毫不犹豫就拒绝了:“李仙洲兵团不过是癣疥之患,八路军才是心腹大患!加强济宁地区的防御,不得主动攻击李仙洲兵团!”

就这样,济宁和徐洲,第1旅团和第17师团,两边都不让动,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李仙洲兵团攻城掠地,一兵一卒也不让动。

这就便宜了李仙洲,他在枣庄地区横冲直撞,将日军苦心经营的据点一一拔掉,一时间捷报频传,好不痛快。当然喽,摧毁的揣点是不少,但歼灭的日军却不多,能跑的早跑了,他们打下的据点要么就是空的,要么就是伪军在守,好欺负得很。歼敌这么少,那怎么办?

好办。中央军有一项神奇的传统技能,那就是往水里灌战绩,打下一个只有二三十号人据守的据点,他们能吹成攻下了一个足有好一两千人的镇子;打下一个一两千人的镇子,他们能吹成收复一座有几万人口的县城;打下一座有几万人口的县城……他们恨不得吹成收复了一座像上海那样的大都市!具体操作就是把歼敌数字乘以十,解放的人口乘以多少那完全是看心情,这样一来战绩就好看得很了。这些捷报通过电波传遍了国统区,登上各大报纸的头条,一时间,李仙洲兵团无比风光,风头极盛。

如果按照中村中将和喜多诚一的计划,李仙洲兵团在攻下枣庄发一笔财之后就会继续东进,与苏鲁战区残部会合,接过苏鲁战区残余的地盘并且四面出击,去抢八路军的地盘,鲁中和鲁南将成为他们的斗兽场,日军袖手旁观就行了。然而……

四月三十日,李仙洲兵团还是没能攻下枣庄。持续数日的猛攻已经让他们折损了一千多人,大家都有点泄气了。李仙洲发现继续在这里跟日军死磕似乎不大划算,于是下令放弃攻打枣庄,向鲁南山区挺进,与前来接应的苏鲁战区部队会合。

可惜,为时已晚。

就在他下达这道命令的五分钟之后,驻扎在济宁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和驻扎在临沂的独立混成第8旅团同时接到了从青岛发来的命令:

立即向李仙洲所部展开进攻,坚决将其全歼,勿使其继续东进,威胁鲁南!

这道命令让两个旅团都蒙了。昨天他们还接到了中村中将要求他们按兵不动,不得阻止李仙洲兵团东进的命令,怎么十二小时不到,中将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

第1旅团的旅团长小松崎力雄少将看着这份电报,眉头拧成个大疙瘩:“十二个小时前刚刚拒绝了我们增援枣庄的请求,怎么现在却要求我们全力出击,歼灭李仙洲兵团了?这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吧!?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人下达的命令!”

参谋长也皱着眉头说:“不太对劲!中村阁下是个很稳重的人,他一旦作出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了,绝不可能在十二个小时内下达两道截然不同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