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自喷井

此外,农业生产计划里也加入了大力种植蓖麻这一项。蓖麻是出油率最高的油料作物,而且不挑地,在瘦田和坡地都能长得很好,所有必须大力鼓励老百姓去种植,种得多的话补贴三百计小米!

不过,煤化油和蓖麻油制造生物柴油这两个项目今年都没指望了,甚至明年煤化油工厂都不大指望得上,真正能指望的,也只有延长油田了。

苏菲从总部出来后便和薛剑强一起上了飞往延安的飞天三蹦子。她在山西这边的工作已经交接完毕,山东那边老早就催着让山西军区把人还回去,不能再拖了。不过临走前她想去看看延长油田,薛剑强自然满足她。

飞越黄河,延长油田赫然在望。

这是中国第一个油田。早在两千年前,这里就不时有石油从地底下喷出,被当地老百姓收集、利用。1907年,这里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中国的石油工业萌芽了。不过这个油田实在是糟糕,产量少,原油质量也差,各方势力都不大看得上眼,甚至觉得它根本就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后来红军长征,开辟了陕甘宁根据地,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延长油田也就成了重点项目,红军在这里打了很多油井,每年开采几百吨石油,用土法提炼,制得的汽油、柴油、煤油、蜡片、枪油等等产品一部份自己用,大多数则卖给国民政府军。

不过现在延长油田可不是几台老旧的磕头机在那里磕了。苏菲一落地就看到,好几台巨大的钻采机正在轰隆隆的往地下钻。这些设备同样是八路军五个月前向薛剑强采购的,采购很顺利,就是运过来的时候很费事,没有这么大的运输机能运它,只能拆解开来一件件的运到延安,再装车送到油田,然后组装起来再用,非常麻烦。不光是现代感十足的钻采机,正规的炼油厂也建起来了、化工厂也建起来了,管道四通八达的,看着就激动。油田被打出了十几口天然气井,每天都有数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被抽出来送入工厂,然后一半变成氮肥,一半变成炸药。不远处,几道烟柱直冲云宵,那是燃煤发电站的烟囱里喷出来的。这个发电站不仅为油田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还照亮了整个延安……呃,连部署在延安周边的国民政府军也要向他们买电用。

苏菲激动万分:“真……真美啊!”

薛剑强皱起眉头:“乌烟瘴气的,哪里美了?”

这是大实话,随着石油、煤炭大量开采、使用,空气质量确实不怎么好。

苏菲开心地说:“我觉得这样很美!这些巨大的钻采机械很美,这些四通八达的输油、输气管道很美,就连发电厂烟囱中高高喷起的白烟也很美!我希望有朝一日,这样的画面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

薛剑强咕哝:“这样一来那空气还能要吗?”

好吧,两个人的分岐真不是一般的大。

苏菲心情好,不跟他计较。她指向几口看上去怪怪的钻井:“那是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