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回家

薛剑强说:“就是不知道边区有没有那么多工人?”

苏菲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中国会缺工人?”

当然不缺。随着边区工业建设的全面铺开,老百姓一下子就发现原来想过得好一点竟是如此的简单,在农忙之余入厂找份工作就行了!要是实在入不了工厂,去修路也行,这个没什么技术活的。那位自抗战爆发以来一直带领几十万军队忠心耿耿地保卫着延安的胡长官也发现了来钱的路子,那就是从陕西、甘肃大量收购鸦片膏卖到边区的制药厂做吗啡,边区用化学纤维布料、成衣、袜子、药品等等物资付账,他再将这些物资运往国统区销售,供不应求,可谓财源广进。老大赚得这么欢,他的手下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们不敢跟胡长官争制药厂的订单,就利用自己的人脉在各地收购粮食、肉类卖到边区,边区人口多嘛,对这些农产品的需求很大的,生意同样红火。普通士兵同样找到了改善生活的法子,那就是跑到边区去找工,有点文化的进工厂去,培训个把月然后开动各种机器,没文化的干些粗活,一个月吃饱喝足,还能拿到八元到十元的工资————注意,这不是已经贬得跟废纸一样了的法币,而是信誉十足、购买力非常强大的山东币,按购买力折算的话,这笔钱相当于今天的一千八百到两千,收入算不上高,但是……

考虑到这些普通士兵饭都吃不饱,这收入能让他们在梦里都笑出猪叫声。

简单的说,胡长官那几十万大军就是陕甘宁边区工人队伍的预备军,他们可没少为争夺工作机会大打出手。有如此庞大的预备军在,边区会缺工人才叫怪事。

薛剑强说:“我听说淄博的煤制油工厂投产了哦!这可是每年能生产五万吨汽油和柴油的大工厂,你不想回去看看吗?”

淄博的煤制油工厂是五月份动工的,现在就投产了,那效率真不是一般的高。当然,效率这么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某个混蛋黑心,厂房清一色的彩钢结构,乒乒乓乓不到一个月就搞定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就是安装机械设备和调试,这样搞法想不快都不行————工厂建设周期很大一部份时间都耗在厂房建设上了,拿彩钢板房来做厂房,能不快吗?领导们深感满意。

至于夏天厂里那些热得跟蒸笼里的馒头似的的工人会不会以女性为圆心,九代为半径问候这个黑心的家伙的先人就不得而知了。

苏菲并不知道这一点,一听说制油厂投产了,大为惊喜:“真的投产了?它一年真的能产五万吨油?”

薛剑强说:“暂时没有这么快的啦,估计得花上三五年时间才能满负荷生产,现在只是试手而已。”

苏菲开心地说:“那也值得去看看了……走走走,赶紧去申请飞机座位!”

这丫头一听说那边有更大的工厂,顿时就对根据地这些小工厂看不上眼了,心急火燎的去申请机票了。她在边区乃至整个八路军可是大名人,只要是八路军,就没有人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年轻漂亮、医术高超的女军医,哪怕是断肢都能接上。所以她要申请两张机票还是很容易的,第二天她就和薛剑强一起登上了飞往潍坊的c-47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