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感恩崇祯帝

“四十万石粮食不见得够,到了那边可与孙传庭接洽,让其协助征集粮食,并尽快把抄没的田亩分给百姓们耕种。

但你的主要任务是赈灾,不得干预孙传庭的军民政策,另外到了那边要多动动脑子,不要一味的只是发钱发粮,要多为朕做宣传,让百姓们知道最困难的时候,是朕勒紧了裤腰带帮的他们,要懂得感恩。”

崇祯皇帝想一出是一出,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杨嗣昌则认真的把崇祯的话都记在心里。

“陛下,若是时间允许,可让杨阁老召集些百姓挖沟渠引水,离河远的可多挖井,假以时日或可缓解灾情。”内阁首辅温体仁提议道。

“妙极!温爱卿所言极是。”崇祯皇帝不吝夸赞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这世道人都要饿死了,若是有人管饭,条件就是干活儿,这些人绝对会争着抢着去干,连工钱都不用付。

按照后世历史记载,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北方年年闹灾,挖渠挖井绝对用的上,甚至崇祯皇帝连碑文都想好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感恩崇祯帝’,妙啊!

先是免除赋税,后又分发田地,继而开粮赈灾、兴修水利,人心都是肉长的,崇祯皇帝不信两地的百姓还肯跟着闯贼干。

但崇祯随即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土地兼并的根源,以前朝廷将土地分给百姓,百姓困难时便将土地贱卖给士绅阶级,那么以后呢?这种事情还会不会重演?

“还有,这次去山陕,告诉孙传庭,抄没的土地可分配给百姓耕种,但土地的所有权归属朝廷,百姓只有使用权,此事对朕非常重要,杨爱卿你可听明白了?”崇祯皇帝十分慎重的道。

没有所有权,就无法交易,可暂时免去被士绅阶层吞并的风险,崇祯皇帝首先想到的便是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可太香了,九年义务教育诚不欺我。

“臣不是特别懂,陛下是说土地只是借给百姓耕种吗?那以后如何收税?”也不怪杨嗣昌整不明白,实在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太过超前,以前可没人这么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