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陛下,边镇既然起了刀兵,微臣以为正好趁着巡边赐粮的空当,将战时所需粮草军械一并运抵宣大地区,壕镜的卜加劳铸炮厂最近又交付了四门红夷大炮,想必也能为战事减少些压力。”户部尚书陈奇瑜建议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洪承畴考虑的军事问题不同,户部尚书陈奇瑜在刚一得到消息时,首先想到的是补给问题。

军队的日常消耗是不固定的,驻防时消耗小些,训练时消耗大些,行军时更甚,但却都比不了交战时,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户部的账簿就摆在陈奇瑜面前,他尤其将红夷大炮的字眼说的很重。

崇祯皇帝对目前内阁的状态十分满意,他甚至还没开始问,几个大叔大爷都学会抢答了。

但他并未将建虏犯边之事太放在心上,因为崇祯皇帝知道,此时的建虏虽然嚷嚷着夺取大明江山,但其实黄台极自己都觉得他老爹在吹牛逼说大话。

建虏与大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人口、经济总量、军备总量的差异,倘若不是前任太过拉胯,再加上山海关的小桂子放水倒戈,建虏甚至连山海关都攻不破。

建虏鞑子也好,蒙古诸部的鞑子也好,犯边的目的只有一个——抢粮食。

倒是崇祯皇帝对陈奇瑜口中的卜加劳铸炮厂十分感兴趣。

“壕镜的那群弗朗机人铸炮能力如何?”

陈奇瑜口中的壕镜自然就是后世的澳门,而弗朗机人就是侵占澳门数百年的葡萄牙人。

此时全球诸国包括大明在内,对疆域问题都不十分敏感,再加上大明奉行儒家的仁义思想,虽然表面上将大明以外的国家皆称为蛮夷,但实际上对各国来使却十分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