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一人一口箱子

敢死谏的前辈都死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除夕酒宴最终在相对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不论是表面上也好,该提醒的他崇祯都已经提醒到了。

勋贵朝臣相继离开,崇祯皇帝又将王承恩喊过来道:

“王大伴儿,朕的内帑里还有多少口箱子?”

王承恩闻言皱了皱眉头,随即明白崇祯皇帝想要问的是什么,便道:

“回皇爷,都堆满了,光是珠宝玉器珍珠项链就有不下上百口箱子,是打算让奴婢把这些东西变现吗?应当值不少银子咧!”王承恩还大致比划了一下箱子的大小。

“变什么现,朕又不缺钱用,这样,你找些嘴巴严实的,朕要赏赐今年的有功之人。”崇祯皇帝吩咐道。

又想马儿跑,还想马儿不吃草,这等事儿崇祯皇帝干不来,他憎恶手脚不干净的贪官,但却也知道,这些重臣混到目前这一步不容易,只拿那点薪俸还想让人克己奉公实在太难。

“温体仁、洪承畴、陈奇瑜、毕懋康每家都去送一箱,还有杨嗣昌,唉,也不知杨爱卿现在处境如何,给他府上也送上一箱。”崇祯皇帝叮嘱道。

杨嗣昌虽然心眼有点小,但这人的忠心还不赖,能力也没的说,最关键一点是崇祯皇帝并不怕某些官员给其他官员穿小鞋,他也不像前任那般疑心病,向来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是,奴婢容后就去办。”王承恩领命道。

“不急,还有,玉泉山的宋应星也着人去送一箱,倘若他不收,你就说是朕赐的。”

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或许不在乎荣华富贵,但该给的崇祯皇帝绝不含糊,他想起后世那些骂院士摸豪车的键盘侠们就来气,好在大明没这个土壤,谁敢说不,他就砍谁。

“另外,吏部尚书家也送一箱子,还有孙传庭、卢象升府上也是,锦衣卫韩山河府上也送一箱子。”不知为何,崇祯皇帝又想起前几日京城内碰到的那个小妮子。

“是,奴婢记下了。”自从落水案后,王承恩性情大变,除了崇祯皇帝外对谁都一副不可靠近的冰冷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