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吴襄

因为前任基本上没冤枉这厮,大凌河之战时,正是总兵吴襄带兵去支援他大舅哥祖大寿,可谁知不仅没支援道,反倒把自己搭进去了,被黄台极整了一出围尸打援。

吴襄有罪,如今你家小子也带着大明的兵投了建虏,崇祯皇帝能如此说话已经很和蔼了。

“罪臣……知道,那逆子竟然敢背叛朝廷,罪臣闻之也是羞愧难当,罪臣给那逆子写了一封书信,希望那逆子能迷途知返,请陛下过目。”吴襄跪在地上,两手略微有些颤抖的从琵琶袖里摸出写好的书信,双手递给一旁侍候的王承恩。

吴襄是正儿八经的武进士出身,虽然在军事上表现的很一般,但对大明还算忠诚。

他在天牢里一呆就是三四年,完全不知道外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祖家的变故固然让他心惊,但他并不为这大舅哥惋惜。

在吴襄看来,不听朝廷调动的将军,无异于叛逆,实在是咎由自取。

但吴三桂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他有些无地自容,自己的儿子都投敌了,还谈什么所谓忠诚,这让朝臣怎么看待他?陛下又怎么看待他?

崇祯皇帝接过书信,只草草的看了一遍,便放到了一边。

“这信写的不行,什么动不动就以死相逼,你死了有何用?朕要的是那四千关宁骑兵,那可都是朕勒紧裤腰带才养起来的兵!”崇祯皇帝有些愠怒的道。

这厮也是个实诚人儿,在信里把吴三桂骂了个狗血淋头、体无完肤,甚至要与之断绝父子关系。

吴襄的心情崇祯皇帝可以理解,但说这些没用啊!给一个叛徒讲什么忠君爱国这不是指着和尚骂贼秃吗?

虽然他不知道吴三桂什么脾气,但一个正常人既然做了这等决定,你再骂他肯定是适得其反。

“这样,你回去重新写封信,就说是朕说的,只要他肯带着人回来,朕恕他无罪,你之前的罪过朕也能免。”崇祯皇帝想了想道。

“不过兵是别想再带了。”

“罪臣……有愧,罪臣谨遵陛下旨意。”吴襄脑子有些混乱,但他没功夫想崇祯皇帝为何变成这般性子,但即便到了这等地步,陛下仍旧还念着旧情,这让他的眼睛都浑浊了。

崇祯赦免了吴襄之前的罪过,允许他回自己的府宅居住,但却派了锦衣卫的人看守,在吴三桂的事儿解决之前吴襄一家人暂时被软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