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长生碑

……

与此同时,城外一处广袤的桑树种植园内,不少劳作的农人也都在谈论朝廷的新政。

一垄垄的桑树被一帮农人养的满树翠叶,桑树下也修理的整整齐齐,不见一根杂草。

几十年前,这里还曾是一片片的稻田,但当地的豪绅们发现,种植稻田的利润根本没有种桑养蚕来得高,不止是丝绸,也有些地方把水田改造成茶园等经济作物。

这些产出的经济作物除了一部分供给当地所需外,大部分都通过海路运往外番国,相比于大明内地,一船丝绸、茶叶运到外藩人那里,起码翻上两番。

只是朝廷的粮食产出却因此年年减少,但豪绅们才不在乎这些,有钱不赚王八蛋,谁管朝廷臭老九。

“老孙头,来来,都过来,歇会儿,吃口烟,喝口水。”兴许是干了有一阵子了,农夫们个个满头大汗的,领头的冯三儿从低头一间茅草屋里提出个袋子来。

领队都说了让歇会儿,几个老汉闻声自是没反对,一听有烟吃个个喜不自禁。

烟草自万历年间传入大明后,在江南沿海一带逐渐形成风气,那些烟草走私商贾说,吃烟不仅能治病,还可辟瘴气,一口烟吃下去,能使精神一醉,极大的缓解疲劳。

以至于不少村镇,从老汉到妇女,甚至孕妇和小孩儿,经常可见到聚在一起吃烟的。

冯三儿从袋子里抽出几个竹管,分与老孙头等几人,又抓了一把烟叶放在小凳子上,自己捏了一撮儿搓吧搓吧,塞到竹管一侧,一个佃农赶紧摸出火折子给冯三儿点上。

其余几个佃户也都各自捏着烟叶开始一番操作,不多时,桑树林立就冒气阵阵烟气。

“咱今日去城里听到个消息,说是朝廷要实行新政了,要给咱们分发田地咧,听说还要收商税!”冯三儿吃了一口烟,满脸的陶醉表情。

“俺也听村里人说了,咱东家开了那好几家铺子,怕是要出点血了。”老孙头也砸吧了一口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