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你到底是哪一边的?(第一更,求订阅)

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只能接受历朝历代恩赏,在本朝困难时,一毛不拔,还妄言优待?

孔夫人的儒学可不是这么玩儿的!民贵君轻倘若是真理,那你孔衍植呢?该有多轻?那就是贱!

崇祯皇帝不知道儒学是什么时候成为儒教的,但儒学就是儒学,这是门不错的学问,崇祯皇帝肯定儒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地位。

但是,那是孔子他老人家的贡献,不是尔等后人的贡献,衍圣公一脉在孔子之后可曾做过任何贡献?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仅没有贡献,反而史料里多的是孔家仗势欺人、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腌臜事。

蒙元入侵时,衍圣公跪地请降,以儒家正统劝进,朱明时同样,待后金鞑子入关时,衍圣公一脉仍旧是跪地劝进。

总之,不论是谁打进来,立马劝进表功认新主子,所谓的忠诚仁义,全是表面文章,不论本朝对其有多大优待,没有一人去感激,也没有一人去殉国。

崇祯先前一直觉得,武官们大字不识脸皮都很厚,譬如黄得功譬如周遇吉,亦或是解阎王,但跟读书人、以及衍圣公一脉相比,才是小巫见大巫。

他们脸皮不仅厚,还十分会掩饰自己,历朝历代活的都舒坦的不行。

“微臣查过,现任衍圣公孔衍植一家,仅直系就有数百人,旁系数千人,再远一些的加一起恐怕有上万人,开销确实有点大,微臣认为可以酌情给些优待。”陈奇瑜小声劝谏道。

“呵呵,陈爱卿所说的想必就是朝廷大部分官员的意思吧?”崇祯皇帝依旧冷笑。

他并没有很生气,儒教对这个世界的侵染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只要是读书人、只要是当官的文人,没有不去偏袒的,仿佛只有认可了儒学本身,才能认可了自己的才能。

毕竟一身所学,皆是儒家经典。

“陛下圣明,动孔家牵扯甚大,恐朝局不稳,坏了陛下大事。”陈奇瑜道,如今只宗室、商贾、地主就已经弄的一团乱麻了,他如此说倒也是出于真心。

但崇祯皇帝却不这么想,他的眼里从来不揉沙子,既然是新政,所有人当一视同仁,岂有特别优待放过一批人的道理,这样的新政还不如不去施行,施行也会留下尾巴和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