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陛下与百姓同在(第一更,求订阅)

“识得,草民幼时曾读过两年私塾。”

“也好,倘若无处可去,便入东厂衙门为皇爷办案吧,自亏待不了你。”王承恩想了一下道。

这年月识字的人并不多,再加上王承恩也挺欣赏这孩子,便算是同意了。

“谢义父!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石昆说着又是duangduangduang三个响头。

“好了好了,起来吧,咱家虽收你为义子,但你不可仗势欺人、不可作奸犯科、不可贪污受贿,既入了东厂,就要守东厂的规矩,倘若犯了事,咱家认得你,东厂的贴刑官可不认得你。”王承恩觉得这孩子有些憨傻,但仍旧笑着交代道。

宦官收义子,在大明不算什么新鲜事。

“孩儿谨遵义父之命!”石昆起身道。

“今儿晚上可有地方住?”王承恩又道。

“回义父话,没……不过现在是夏天,孩儿随便找个地儿就能睡,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义父不用担心。”石昆回道。

“郑宽,这是咱家那处宅子的钥匙,你当知道地方,带这孩子去吧,以后你就住那儿,明日一早来衙门里报道,先做个普通番役吧。”王承恩将一串钥匙交给马车外的侍卫郑宽道。

王承恩虽然在京城也有宅子,但却从来不曾居住,他身上担的差事多,经常要给崇祯皇帝汇报。

“谢义父!”石昆喜不自禁,他又有家了。

又简单交代了几句后,王承恩这才命马车向皇宫行去。

……

话分两头,却说自吴又可承洪承畴之邀治理瘟病以来,已经在山西境内建造了二十二个由军用帐篷组成大型隔离区,陕西境内也建造了十几个,共收治轻重病患两万六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