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

不论怎么改朝换代,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朝代换了一次又一次,也不论多少百姓陷入战火、饿殍满地,孔府总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还旱涝保收。

不论是新帝登基,还是新政权建立,都要先讨好孔家,赏银子、分土地、加爵位。

据厂卫调查,孔府的建筑群之广,仅次于崇祯皇帝所居住的紫禁城,孔府直系、支系总人数早已破万,所拥有的良田、府宅、店铺遍布整个山东,曲阜更是成了孔家的。

这是崇祯皇帝绝不允许的,以前你不犯错还不好搞你,现在不趁你病要你命,更待何时?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看着朝臣,等着他们的意见,他不认为有人敢站出来反对,毕竟人家都造反了,你还去给他说好话,你到底是哪边的?

“谨遵陛下旨意!”犹豫了良久,内阁首辅温体仁才站了出来。

因为他觉得崇祯皇帝一直在盯着他看,仿佛他不发表意见就不打算放过他似的。

想着这事儿是陛下他自己提出的,自己作为朝臣,当然要听皇帝的了?那么陛下处置孔家,仿佛应该跟他没关系才对。

念及此,温体仁心中大定。

“谨遵陛下旨意。”

到了这档口,还能说什么?有温体仁带头,陈奇瑜以及所有中低级官员皆是随声附和。

崇祯皇帝脸上虽然笑嘻嘻的,但心里却猜透这朝臣们的想法。

“陛下,如今各地藩王四起,民心动乱,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平定叛乱,恳请陛下立即调边军剿贼!”吏部尚书李邦华出班奏道。

说起这李邦华也是个聪明人,自任了吏部尚书以来,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几乎不与其他朝臣来往,再加上他那喜欢得罪人的性子,在朝廷也算是鹤立鸡群。

不过李邦华的号召力还是有的,毕竟吏部尚书掌控着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李邦华一开口,皇极殿外的中低级官员不少出言附和的。

毕竟出兵剿灭造反的藩王,已经成了大势所趋、官心所向。

倒是温体仁、陈奇瑜等内阁成员沉默不语,尤其是温体仁,此人身为内阁首辅,崇祯皇帝去军营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他在处置大部分内政,与崇祯皇帝交流也最多,相比于其他朝臣,也是最了解崇祯皇帝的真实想法。

“藩王作乱当然要剿,不过当下建虏屡屡犯边,调集边军不是上上之策。”崇祯皇帝看了一眼朝臣道。

“朕本来打算调集京营兵,十万京营兵虽然已成规模,不过考虑到大多是还没参与过战争的新兵,尤其是骑兵初训时间短,还需一些日子加强训练,是以,朕决定再等等。”崇祯皇帝又道。

什么民心动乱,崇祯皇帝手里掌握着东厂、锦衣卫、外务府三个消息渠道,民心乱不乱他会不清楚?

他之所以命令造反藩王所属的当地官员不要反抗,不就是为了百姓考虑吗?只要不影响到百姓,民心又怎么会乱?

崇祯皇帝所施行的所有新政,何曾对百姓再加过任何负担?

这两年来,他又是免除赋税,又是开渠赈灾、治理鼠疫,山陕之地也再无流寇,不知多少百姓为朝廷、为他崇祯歌功颂德呢!

他废了那么多的物力、财力、钱粮,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民心?

只要民心不乱,他的基本盘就不会乱,至于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急于出兵。

很简单,他想让百姓们知道,谁才是真心赈济他们的恩人,谁才是他们的真命天子,谁才最值得信任。

且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