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器初成

尤其是这刘文耀,卑职当时听到阵阵火铳声也是吓了一跳,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躲过那些火铳的,不过听下头人说,那鲁王的秦军侍卫首领樊平正是被刘文耀亲手斩杀。

还有英国公家的三公子,以及黔国公家的两位公子,作战也都十分勇猛,毙敌至少在三十人以上。”魏兴对勋贵子弟的赞不绝口。

倒不是魏兴碍于勋贵势力故意给他们说好话,事实上一开始在崇祯皇帝同意勋贵入京营时,魏兴是极力反对的一个。

京营就是被成国公那群勋贵搞垮的,鉴于前车之鉴,魏兴对那些所谓勋贵颇不信任,至于那些勋贵家的公子哥,吃喝嫖赌魏兴倒是望尘莫及,魏兴甚至跟人打赌,倘若这些他眼中的纨绔子弟真的如其他京营兵一般训练,不出一个月肯定都会全部吓跑。

当然,他输的很惨。

但饶是如此,魏兴也不认为这些家伙能在战场上站稳脚跟,毕竟训练和杀人是两码事。

可昨晚的夜袭,魏兴是真真看到了这群纨绔子弟的真面目,莫看平时训练之余还经常谈笑风生甚至吟诗作画,但狠起来那叫一个不要命。

且这些家伙多少都有些武学家传,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各方面的能力,比普通士兵都高了不止一点。

尤其是刘文炳和英国公家二公子张世明,魏兴曾暗中考教过他们二人兵阵、火器等战术方面的知识,二人回答的竟然比不少游击一级的将领还要全面。

说曹操曹操就到,正在这时后方突然奔袭过来一拨人,当头正是浑身浴血的刘文耀,他的马屁股上还挂着一颗人头,奔跑起来那人头甩的飞起,刘文耀不仅浑不在意,边飞奔脸上还咧着嘴望着崇祯皇帝的方向笑。

“表……陛下,咱斩了鲁王那亲军侍卫首领的头颅!”大老远的刘文耀就扯着嗓门高兴的喊道。

这群人在距离崇祯皇帝还有二三十步的距离下马,片刻后便来到了崇祯皇帝跟前,二十一个年轻小伙儿大部分都仿佛被鲜血浇了一样,不少人的头发都因为鲜血的凝固粘成一团。

刘文炳、张世明相对沉稳些,张世武和沐家兄弟脸上难掩兴奋,至于刘文耀,这小子的得意劲儿都显摆在脸上。

众人在刘文炳的带领下,相继跪倒在崇祯皇帝的面前,刘文耀更是直接将鲁王亲军侍卫首领樊平的人头,丢在了崇祯皇帝面前,看的崇祯皇帝直皱眉头。

大明本来没有那么多礼节,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即使见了皇帝也不用下跪,但一群年轻人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都各自撩起盔甲郑重的向崇祯皇帝行大礼。

一群盔甲小将呼啦啦的集体下跪还是很壮观的,这使得一旁的温体仁、熊文灿等阁臣都为之侧目。

在刘文炳看来,入京营半年多仿佛脱胎换骨,他虽为新乐伯,但也只是蒙祖上余荫,平日里除了打理家里的那两间商铺,几乎是无所事事。

入京营之前,刘文炳根本不知道理想是个什么东西,蝇营狗苟、得过且过罢了,是崇祯皇帝让他们知晓了民间疾苦、朝政艰难以及海外那么多的奇闻异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刘文炳对大明疆域以外的世界充满了期许,他想去看看商船、战船满地跑的尼德兰国,想去看看一年只洗一次澡的太阳王路易十四长什么样。

当然,他更想建功立业为朝廷、为崇祯皇帝分担忧愁,这一切都将建立在军功之上,他现在还只是崇祯皇帝亲卫中的普通一员,甚至连个低级将领都算不上。

但那又如何,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早晚有一天,他会凭借自己的本事,率领千军万马驰骋万里,列土封疆。

众小将这一跪,几乎都是抱着对崇祯皇帝的感激,感激崇祯皇帝让他们重获新生,让他们也有了理想。

另外还有一点,死在他们二十一人手里的敌军至少有四五百人,第一次上战场就能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众人自然都想被崇祯皇帝夸奖。

尤其是那刘文耀,跪在地上搓着手,就差对崇祯皇帝说声表哥,快夸我,快夸我了。

可没曾想,预料的夸奖不仅一句没听到,崇祯皇帝反倒皱起了眉头一脸的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