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朝堂补缺

“回大王,吏部上下一致认为,九江郡、广陵郡北临中原,乃是我大邓北疆之重地,能够担任这两地太守之人定要稳重老辣,朝中各部之人虽说能力还不错,但是还略显稚嫩,并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骤然治理两郡不妥,因此吏部主张从其他地方平调太守!”寇准将吏部这些日子来商议的结果汇报给邓昇。

“吏部此举甚好,特别是广陵郡新入我大邓,如果太守没有任何经验的话恐怕还会坏事呢,那寇卿以为平调哪两个太守较为妥当呢?”邓昇点了点头,说道,吏部的决议很合他的心意,可是现在问题就是,邓昇想了这么久还没有想到到底谁能够出任两郡太守的位置。

寇准说道:“经过一番筛查,臣等认为颍川太守虞允文、吴郡太守霍光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都是上上之选!”

“虞允文?寇卿可知他是张相的妻弟?”听到虞允文的名字,邓昇十分诧异,这可是张宾的小舅子啊,当初上庸大案之后,寇准就和张宾结怨,现在寇准居然举荐虞允文,这不应该啊。

寇准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臣自然是清楚的,诚然臣与张相之间是有些不愉快,但是为国举才乃是臣这个吏部尚书的分内事,只要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臣并不会在乎他的身份的!”

“寇卿仁义,寡人甚是欣慰!”见寇准并没有因为似怨而埋没人才,邓昇十分高兴,毕竟都是国之重臣,政见不合有些矛盾邓昇可以容许,但是若是因为些许个人恩怨就耽误国家大事这可是不行了。

“只不过如此一来颍川太守、吴郡太守的位置就空出来了,不知吏部可有备案?”邓昇又问道,颍川太守、吴郡太守这样的位置邓昇原本是不用管的,一切自有吏部去主持,但是既然说起来,那邓昇自然也要过问一下了。

“大王放心,对此吏部早有备案,吏部拟由刑部郎中陈源出任颍川太守、礼部郎中吴秀出任吴郡太守,陈源、吴秀都是乾元二十三年科举进士出身,名次靠前,本应担任一县县令,然吏部和礼部一致认为以二人的才学担任一县县令过于屈才,因此破格让二人进入六部担任郎中,时至今日,表现可圈可点,因此成为此次吏部挑选吴郡太守和颍川太守的人选。”寇准说道。

“科举进士出身?好,那便由吏部安排吧,具体的任命吏部要尽快安排好,必须要在年关之前到任,万不可令地方出现骚乱!”邓昇并没有什么意见。直接让礼部自行去安排,毕竟随着道的设立,一郡太守的权力大大削弱,邓昇也不需要将一些顶尖大才放到每个郡里面了,本土挑选出来的人才就足够应付了。

“喏!”寇准应道。

次日,朝会之后,邓昇便将朱升、姚广孝、王猛三人召到乾阳宫。

“臣朱升(姚广孝、王猛)拜见大王,我王万年!”乾阳宫中,朱升三人对着邓昇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