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转战他处?

赵国虽然在中原一战中,损失了数十万精锐,但是国内还有五六十万大军,除去常驻北境的二十万精锐之外,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在三十万以上,而李如秉带走了十万人,在平原郡驻扎着十万精锐,东郡驻扎着十万精锐,现在国内能够调动的兵马还能有七八万,赵阔带了三万去长安,如果赵国想要稳固南境防线,就必须将剩下的兵马全部派到边境去。

“林司徒,如此一来,岂不是要将国内全部的兵马都派遣南下?就连国都晋阳城都几乎处于空虚状态,一旦国内发生变故,恐怕会措手不及啊?”庄平闻言,皱着眉头说道,如果按照林清风所说的,赵国除了四周边境之外,中间的腹地几乎没有任何兵马了,一旦腹地发生变故,赵国也没有任何兵马镇压。

“庄相多虑了!”林清风摇了摇头,说道:“我大赵经营河北多年,虽然不敢说是天下归心,但是也是固若金汤的,如今我大赵,只有外患,没有内忧,就算腹地没有一兵一卒,依靠各地的郡兵也能应对,再说了,晋阳城的禁军还有一万多人,有这些兵马在,足以了!”

宋氏还是十分犹豫,虽然林清风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她还是不敢冒险。

这时,司空左盛作为林清风的盟友,连忙出列说道:“太皇太后,虽然国内没有兵马,可是我大赵在北疆还有二十万精锐,这些都是我大赵的百战精锐,而塞外胡人当年被赵信大将军重创,元气大伤,尽管经过这么多年,也恢复了些许实力,但是仍无法真正威胁到我大赵边境,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大赵还能从北疆抽调十万大军南下,有这十万百战精锐,国内当安然无恙!”

“尔等以为如何?”宋氏向众人询问意见。

群臣权衡再三,都觉得林清风和左盛说得很有道理,赵国最大的威胁是邓国,只有塞外胡人,先不说这些年过去,他们的实力到底恢复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样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北疆就算只剩下十万大军,扼守城关的情况下,胡人根本不可能越过边境南下的,如此一来,将国内兵马派遣南下也不是不可行。

于是众人纷纷出列附议!

见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意见之后,宋氏当下拍板,命河内诸郡的兵马火速南下,从太原郡、西河郡各地抽调两万精锐南下天井关驻防,有着两万精锐,就算邓军在洛阳城的主力大军全数北上,也能抵挡些许日子,撑到援军南下,另外宋氏还是很不放心,在征求了群臣的意见之后,决定从北疆抽调五万精锐南下。

与此同时,薛仁贵大军进驻洛阳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宛城的邓昇这里去,在得到消息之后,邓昇大喜过望,他没想到战事居然进展得如此顺利,按照原本的计划,虽然邓昇很有信心能够一举灭了秦国,但是关中天险一直是邓军进军的最大障碍,邓昇觉得,就算再顺利,想要攻入关中,怎么也得一年多的时间,可是没想到现在只是过了短短的两个月,邓军西路大军攻入关中,直逼秦国都城长安,东路大军攻破了虎牢关,拿下了河南郡。

在得到消息之后,邓昇第一时间将中书令崔浩、门下令张宾传召至乾阳宫,邓国三相中,邓昇最信任的就是崔浩和张宾了,新任尚书令胡惟庸虽然也很忠心,能力也很强,但是不知怎么的,邓昇就是不怎么喜欢胡惟庸这个人,也许是因为胡惟庸在历史上的风评不怎么好的原因吧,尽管这些评价可能存在水分,但是自从胡惟庸当上了尚书令之后,却是有任人唯亲和擅权的嫌疑,不过就目前而言,胡惟庸做得还不算太过分,邓昇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是邓昇只是让胡惟庸处理政务,军务却一点也不让胡惟庸插手。

“陛下,虽然现在战事进展十分顺利,但是臣以为还是不要那么乐观的为好!”虽然邓军势如破竹,崔浩很高兴,但是要说能够顺利灭秦,崔浩却不是那么看好了。

“哦?不知崔卿有何看法?”邓昇虽然对于崔浩的泼冷水有些不悦,但是邓昇也不是一个听不进话的人,再说了,他也想听一听崔浩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