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沈知归降

阎雄回道:“回将军,下官与将军一见如故,对于将军,下官十分信任,无论将军做出任何决定,下官都会支持的,只不过,凌敬那番话说得很有道理,那就是以大秦如今的局势,就算武安君亲自率军镇守长安,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秦精锐所剩无几,如何能与数十万邓军相抗衡呢?就算将军在黾池死战不降,甚至凭借一己之力击退进犯黾池的邓军,但是也无法改变大秦覆灭的现实的。”

沈知闻言,沉默不语,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阎县令,凌敬说可以将本将的家眷从长安接出来,你觉得他们能做到吗?”

听到沈知的话,阎雄内心大喜,因为沈知既然关心自己的家眷,那就代表沈知已经对开城投降有所意动了,如果沈知打定主意不投降,绝不会问这样的话的。

虽然心中欣喜,但是阎雄还是强忍着,沉默一会,回道:“应该可以的,下官久闻邓国有一个密探机构明镜,这个明镜神通广大,在天下各郡都有其密探,当年武安君突袭巴蜀,就是因为有明镜密探的存在,消息提前泄露,导致功败垂成,所以如果明镜出手,接出将军家眷应该不成问题的。”

沈知点了点头,明镜的鼎鼎大名他也是听说过的,明镜势力遍及各国,秦国也针对明镜做了很多措施,但是都无功而返,一来明镜隐藏的太深了,除非主动暴露,不然很难发现,二来大部分明镜成员进入各国都是利用商队,秦赵两国虽然与邓国敌对,但是对于邓国的商业活动却是无法拒绝的,很难查,因此,虽然秦赵两国明知道自己境内,甚至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有明镜的成员存在,但是也无可奈何。

“本将明白了,阎县令先下去吧,有些事,本将需要一个人静静地想明白,不过你放心,本将绝不会害了阎县令的!”沈知说道。

“下官相信将军,那下官便先行告退了!”阎雄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日,邓军也没有对黾池城发动攻势,而城内的秦军也没有什么异动,双方陷入了一个诡异的平静。

天统五年,四月二十日,自武功县传来消息,李嗣业、邓瀚二人率领大军突破秦军歼星弩阵,全歼镇守武功县的数千秦军,斩杀秦军主将秦平,武功县一陷落,长安以西便再无屏障了,邓军旦夕可至长安城下。

武功县失陷,长安马上就要进入戒严了,所以慕容恪第一时间将玄一请来。

“玄一先生,如今李大将军和晋王殿下的大军攻破了武功县,不日便可抵达长安城下,为了不让我军有机可乘,白骐肯定会提前将长安城内外坚壁清野的,如果等到长安城戒严了,恐怕想要接出沈知家眷就很困难了,所以本将今日请玄一先生来,就是希望玄一先生能够知会长安明镜,请他们尽快将沈知家眷接出来,送至黾池。”慕容恪对玄一说道。

听到慕容恪的话,玄一有些犹豫,说道:“大将军,如今武功县被破,长安城肯定会戒备深严的,此时想要将沈知家眷接出,恐怕有些困难,在下可不敢保证一定会成功啊。”

武功县被破,邓军旦夕可至长安城,为了更好的守住城池,以免出现什么纰漏,秦军肯定会对长安城戒严的,而且还有白骐这样的名将坐镇,想要在白骐的眼皮子底下将沈知家眷接出,难度太大了,就算是明镜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成功的。

慕容恪也知道这件事的难度,于是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吧,如果实在事不可为,也只能如此了。”

“好吧,在下会尽快通知长安明镜之人的。”玄一点了点头,说道。

天统五年,四月二十七日,长安城中发生一场骚乱,是明镜特地制造的,同时也趁机将沈知家眷劫出,没错,就是劫出,因为人家沈家人压根就不配合,但是明镜用较为强硬的手段将沈家人强行带出长安城,不过这也引起了秦军的注意,导致明镜在长安城中的多个据点被秦军给剿了,如果不是反应及时,恐怕长安明镜都要被人连根拔起了。

在镇压了骚乱之后,白骐发现沈知的家眷全部不见了,白骐知道,这肯定是明镜的人做的,虽然不知道明镜的人将沈知家眷劫走到底意欲何为,但是现在邓军即将兵临城下了,他也顾及不了那么多,只好作罢。

天统五年,四月三十日,李嗣业、邓瀚率军攻破扶风郡治所槐里,兵锋抵达昆明池,离长安城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天统五年,五月初二日,慕容恪心心念念的沈家人终于是到了黾池城外的邓军大营了。

“大将军,明镜幸不辱命,已经将沈家人全部送到了!”中军大帐中,玄一对慕容恪说道。

“玄一先生,辛苦了,待班师回朝之后,本将一定向陛下言明明镜的功劳的。”慕容恪也知道为了将沈家人带出长安城,明镜付出的代价比较大,对此慕容恪也十分愧疚,就因为一个沈知,导致明镜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得,但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也容不得慕容恪后悔了,只希望这些付出能够得到回报吧。

“谢大将军,明镜是陛下的鹰犬,一切对陛下,对大邓有利之事,我等都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区区损失不算什么,只希望大将军能够如愿以偿。”玄一说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然后对凌敬说道:“凌军师,你亲自走一趟,将沈家人送还给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