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函谷关之战

在回去的路上,白骐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倒不是担心长安城城破,因为长安城的坚固可不是说说而已,当初汉王刘邦建造长安城的时候,就是打算以长安为一国之都,统治天下的,所以规模十分宏大,长安不像晋阳、彭城、宛城这些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的,由于不是推到重建,所以格局上显得略为局促,而长安城可是一座新建的城池,一共有外城、内城、宫城,再加上汉国历代不断扩建,使得长安城早就已经是天下最大的城池了,不然秦国当初入关也不会放弃秦国故都咸阳而选择了长安了,而有近八万大军镇守的长安城,就算六十万邓军齐聚,没有一年半载也休想破城。

而让白骐最担忧的则是秦帝嬴庄的身体,据太医所言,嬴庄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虽然嬴庄还不到四十岁,但是近年来屡遭打击,秦国国势每况日下,嬴庄在病魔和国事的双重压力之下,早就快撑不住了,按照太医的说法,嬴庄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的。

如今秦国面临亡国,嬴庄就是所有秦人的寄托,一旦嬴庄有个万一,那秦人恐怕会瞬间崩塌,尽管嬴庄已经立下了太子,但是现在的太子只是一个十多岁的稚子,根本无力撑起整个秦国,到那时候,秦人到底何去何从呢?

与此同时,函谷关东西两面皆战火纷飞,因为驻守函谷关的主将是嬴秦宗室嬴淮,绝无投降的可能的,所以慕容恪也没有废话,直接大举进攻,而在慕容恪发动进攻之后,东面的薛仁贵也命令大军全力进攻,现在赵军主动收缩防线,荥阳、濮阳两座重镇皆有邓国重兵镇守,薛仁贵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了,所以三十几万大军不分昼夜的分批进攻。

函谷关只有不到三万兵马,面对邓军四十万大军的两面进攻,根本无力招架,嬴淮只能将兵马分成两个部分,虽然函谷关西面的慕容恪兵力不如东面的薛仁贵多,但是函谷关建造的初衷就是秦国为了阻挡关东诸国的,所以东面远比西面险峻,所以尽管慕容恪只有十万人,但是嬴淮在西城布置的兵马却一点都不比东面少。

天统五年,五月十八日,邓军猛攻函谷关已经有近半个月了,秦军虽然凭借地理优势,多次击退邓军的进攻,但是自身的伤亡也是非常的大。

随着夜幕渐渐降临,嬴淮亲自坐镇西城,再一次击退了邓军的攻势,这边大将朱括便急匆匆的赶过来,说道:“将军,东城伤亡太大了,邓军的攻势丝毫不减,东城压力太大了,希望将军能够派兵支援东城。”

“派兵?本将哪来的兵马支援东城啊!”嬴淮一听,气不打一处,自己哪里还有兵马可派啊,整个函谷关的兵马都被嬴淮分成两部分,全部派上用场了,而这半个月来,为了支援东城,嬴淮又从西城抽调了五千兵马前去,导致西城压力十分大,若不是慕容恪兵马少,没有办法像薛仁贵那样不分昼夜的发起进攻,西城早就被攻破了,现在哪里还抽得出兵马啊。

“现在东城情况如何了?将士们伤亡很大吗?”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嬴淮也渐渐地平静下来了,开口向朱括询问到东城的情况。

朱括回道:“伤亡很大,两万兵马苦战半月,如今只剩下不到七千人了,而且大半带伤,就连武从将军也伤重不治身亡了,如果没有援军,恐怕不用五日就会被邓军破城的了。”

“什么?武从他……”骤然听闻武从身亡,嬴淮有些稳不住了,紧紧的捉住朱括的双肩大声问道:“这是何时发生的事?为何不早些报与本将?”

朱括回道:“前日,武从将军中了邓军流矢,伤及肺腑,只不过为了不让将军担心,武从将军不让我们禀告将军,昨日夜里,武从将军便走了。”说到这里,朱括眼中也流露出了伤感。

嬴淮眼含热泪,默默地闭上了双眼,连武从都战死了,函谷关还有希望吗?原本嬴淮手下一共有沈知、朱括、景路、武从、陈广五员大将,而如今陈广战死虎牢关,沈知投降邓国,现在连武从也战死了,嬴淮手里可用的大将就只剩下朱括和景路了。

“朱括,现在邓军的攻势不断,西城只有景路一人,本将不放心,你快快回去,至于援兵的问题,本将来想办法!”事到如今,嬴淮只好让朱括先回去。

“喏!”朱括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

朱括离开之后,嬴淮对一旁的家将嬴福说道:“嬴福,你说大秦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