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李嗣业长子纳降

就在岳飞等人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名传信兵进来说道:“启禀大将军、吴国公、魏王殿下,赵军有使者前来!”

“赵军使者?这个时候,老陈凭派人啦干什么?”邓裕有些不解的问道。

岳飞闻言,笑了笑,说道:“殿下,现在晋阳城向邓艾请降的消息我们都知道了,你觉得陈凭会不知道吗?而邓忠在拿下晋阳城之后,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让赵国摄政太后下懿旨给陈凭、李如秉这些统兵大将,让他们向我军请降的,这赵军使者此次前来,想必就是为了这件事了!”

“那就太好了!”邓裕闻言,顿时喜上眉梢,说道:“只要陈凭和李如秉能够遵循赵国摄政太后的懿旨,向我军请降,那赵国大定可就指日可待了!”

“恕老臣直言,殿下有些过于乐观了!”看着如此高兴的邓裕,岳飞不禁泼了一盆冷水,说道:“陈凭可能会听从赵国太后的懿旨,但是李如秉却不一定,李如秉此人素来自傲,不甘屈居人下的,当年赵信病逝,赵国大将军之位落到了张传手中,赵威王病逝之后,李如秉勾结赵文帝张献、庄平二人直接在赵威王灵柩前发动兵变,硬生生将大将军的宝座从张传手中抢了过来,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甘心不战而降呢?”

众人闻言,皆连连点头,自从李如秉执掌了赵国军权之后,在座的人,都和李如秉打过不少的交道了,李如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也是心中有数。

“如果李如秉拒绝遵循赵国太后的懿旨,那魏郡岂不是还要打上一仗?依李如秉的性格,想必不战至一兵一卒绝不肯罢休的!”邓裕眉头紧锁的说道。

从赵国小皇帝张渊将降书交到邓忠手中的那一刻开始,赵国在名义上已经是不复存在了,李如秉又可以向谁效忠呢?

看到邓裕有些忧心,一旁的李嗣业说道:“殿下无需担心,李如秉或许是一个不肯屈服之人,但是赵军上下可不都全是这样的人的,赵国已经亡了,没有了可以效忠的对象,他们又该为谁而战呢?为了李如秉?李如秉虽然是赵国大将军,但是还没到赵国将士为了他血战疆场的地步。”

“嗣业说得不错!”岳飞也说道:“不过这些都让薛仁贵头疼去吧,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陈凭所部收编,完成我们的任务,然后去晋阳城与无当卫汇合,无当卫只有五万人,晋阳的赵军实力不下于无当卫,老夫担心会出事,还是尽快赶到晋阳城为好!”

“吴国公言之有理啊,晋阳城只有五万无当卫,而且我还听说,赵国在北境和辽东的兵马也在往晋阳城赶去,一旦这么多兵马都到了晋阳城,那无当卫在兵力上就彻底落于下风了,早些赶到晋阳城,也能避免赵国人反复无常。”邓艾也点头说道。

在座这么多人里面,就邓艾对于赶去晋阳城最为着急,毕竟在晋阳城里面的可是他的嫡长子啊,是汝南郡王府的未来,可不能有什么闪失的。

“呵呵,汝南王是担心邓忠世子的安危吧!”见邓艾这么说,一旁的李靖调笑道。

李靖此话一出,大帐之内皆哄堂大笑起来了,邓艾的表情顿时有些尴尬。

“好了,还是见一见赵军的使者吧,来人请赵军使者进来!”岳飞说道。

不一会,一名身穿赵军将军服饰的汉子走了进来,对着李嗣业和岳飞等人拱手道:“郑宣见过李骠骑、吴国公!”

在座的这么多人里面,郑宣见过的人并不多,甚至连岳飞和李嗣业他也不怎么认得,但是在长子城,邓军的最高统帅是李嗣业,威望最高的是岳飞,就算不认识,第一个打招呼的也肯定是他们二人。

李嗣业点了点头,说道:“郑将军不必多礼,没想到陈老将军派来的使者居然是郑将军,郑将军的大名,本将可是如雷贯耳啊!”

郑宣回道:“无名之辈,担不起将军赞美,今日郑宣奉陈凭老将军之命,遵循摄政太后的懿旨,向贵军请降,明日,陈老将军就会率军出城,请将军前去纳降!”

“如此甚好,郑将军且回去回复陈老将军,就说明日我李嗣业会同吴国公亲率我军众将,前去纳降!”李嗣业点了点头,说道。

“喏,此间事了,那在下便先告辞,明日郑宣会在长子城外恭候诸位大驾!”说罢,郑宣便离开了。

郑宣离开之后,李嗣业对众人说道:“待会都下去准备一下,明日我们便到长子城外纳降,另外,明日见到陈凭,都给本将放尊重点,虽然陈凭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是其以近八旬高龄,依然领兵为国效力,这份精神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

“喏!”众人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