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额头青筋直蹦,又想生气,又觉得气得不值得。

胤禩的操作能有多骚,他见识了许多次了,从用浆糊黏土抓皇叔,到用初见话本拉老大下水,男扮女装都干得出来,再扮个太监也不奇怪了。

康熙摇了摇头:“胤禩给皇叔教的,伦理纲常之念比常人更淡漠几分,哪有人能毫无心理负担假扮太监的。”他还真给自己取名叫公公!

也不知这几分的淡漠,究竟是好是坏。

只能说,什么样的师傅,教出什么样的弟子。

康熙拿起了“马公公”办事递交上来的奏折,一边对他的新称号耿耿于怀,一边又忍不住赞许胤禩的办事能力。

真好用啊,能力不比皇叔差,还比皇叔听话一点点。

到底是亲儿子,就……随他去吧!

胤禩一回去,就埋头查起了“王士禛”此人。

从其履历上来看,自然是个铁骨铮铮的清流汉臣,正经八股出身,任官经验丰富,不过如果再细查,就发现他有一个经常通信的至交好友,名字叫蒲松龄。这蒲松龄写了一篇引王士禛大加赞扬,还为他写批语的稿本,名曰《聊斋志异》。

胤禩当然不知道《聊斋志异》是什么,可是他的“脑袋”知道啊!

他聪明的脑袋当天晚上就出现了《聊斋志异》的戏文,什么人鬼情未了,什么妖狐报恩,什么画皮……应有尽有。

胤禩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天上朝顶着众人暗含打量、惊奇、探究的目光,胤禩还挺自在,与众位大人打过招呼,重点放在了上奏弹劾自己的王士禛身上。

含笑的眸子看着王御史,犹如看会下蛋的母鸡,直看得当事人背脊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