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事实上狄维尔教授早就有了准备。

之前他连连就放出了消息,说自己的一个华国数学家朋友,提出了“沈欢命题”,并且在积极的证明这个命题,这就是先给沈欢背书定论了。

狄维尔教授之所以让沈欢这么做,是因为一个普通的16岁学生寄出的论文,和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家寄出的论文,受到的重视程度肯定不一样。

沈欢欣然同意的同时,也心中暗自下了决定。

“沈欢命题”的论证文章,他自己肯定是第一署名作者,但之后的第二作者他就会添上狄维尔教授和考瑞德教授的名字,另外几位之前参与讨论和给予思路指导的数学家,他会添加为第三作者。

这样既不损自己的光芒,还能花花轿子人抬人,感谢那些教授们一番。

在这些教授来说,金钱地位已经对他们的用处不大了,但如果能参与进这样一个伟大的“费马大定理”的论证过程中,在数学的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应该是非常欣然高兴的。

只不过送走了两位教授,沈欢并没有马上就做论文的整理,没有开始动笔写。

因为一方面他得先准备《沧海一声笑》的排练,另一方面还要事情要谈。

《沧海一声笑》虽然已经确定了上偆晚,而且是9点半这个黄金时间段来出演,但因为赵长寿、沈欢和水千雨都是新手,央妈的偆晚节目组生怕他们出错,所以央求着他们多来几次排练,熟能生巧之后,自然就不紧张了。

水千雨自然是一贯的大心脏,比沈欢还不紧张。

可赵长寿知道,这已经是自己最后一次的最重要的演出了,所以他就很紧张,对于这种要求是求之不得。

老爷子这样,沈欢和水千雨只能是陪着。

就这么的,每天他们都要排练一两个小时。

这种强度倒不会让水千雨的手指受伤,也让沈欢安心了不少。

另外的事儿就是,华京话剧院的人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