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

但在殷俊的刻意结识之下,两人的感情都非常的好,殷俊把乐易铃当成了姐姐,乐易铃又何尝不是在像是照顾弟弟一样的照顾殷俊?

否则当初在麒麟文化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乐易铃怎么可能放弃掉佳视对她的许诺,直接一头扎进来,给殷俊打造了这么流畅的一个公司呢?

事实上,殷俊也没有让乐易铃失望,《麒麟周刊》比起乐易铃想象的成功十倍,短短3个月不到,就俨然雄霸全亚洲,成为了世界第一销量的漫画周刊,这可是日本人几十年都没有达到的!

如今这个免费报纸的构想,殷俊不但是早就跟乐易铃说过,而且还把具体怎么操作,该用什么模式,甚至是模拟的版面,都给写成了一个详细的企划书,放在了乐易铃的案头。

乐易铃越看就越觉得殷俊太聪明了。

特别是她刚才说的“免费报纸不代表廉价”这样的创办理念,更是让乐易铃拍案叫绝。

至于说这样的免费报纸,会给香江的报刊行业带来多么大的冲击,乐易铃根本就不会去理会,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心软的女人,能站在云端看着竞争对手哭,对她来说,反而是一种很有乐趣的成就。

对于乐易铃的赞扬,殷俊也是笑着坦然接受。

相比起40年之后报纸的排版、内容、精细度、吸引程度,现在1979年的香江报纸,简直是太简陋了。

准确的说,他们做得一点都不专业。

从金镛用小说盘活了《明报》之后,就有无数的报纸跟着学。

即使是在现在,许多报纸居然是以卖连载小说为主的,而且香江人还有很多人买账。

至于真正报纸的内涵,以及它应有的各种知识和信息量的传播,现在香江的报社都做得不够好。

以至于人们对香江的报纸的忠诚度不高。

所以即便是《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平均销量都在12万份以上,甚至于有时候能突破15万份,到达十七八万份,但这个销量却不能长期的保持下来。

殷俊做的报纸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