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页

钱倒是花得不多,但数量却有些多了。

他们这些家伙,是不知道内地有多么大的体量吧?

现在在这个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人们的心中也是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渴望。

所以每每遇到海外的东西,内地的人都是非常感兴趣。

更别说香江和宝岛的流行音乐,本来就是同一种语言的,接受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不是殷俊吹牛,只要他们个个都有钱的话,随便拿一张专辑出去,卖个100万、200万盒磁带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要是换成了邓莉君、许贯杰、罗纹、甄坭、徐晓凤、刘纹正、张国容、谭永麟、陈白强、费祥这些巨星的最新几年的专辑,1000万盒音乐磁带打底都是很正常的。

特别是邓莉君,她的柔柔甜甜的声音,再加上几乎全是国语歌的清平小调,最能让人们的心里暖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早期,邓莉君一人独霸内地的乐坛的最重要原因。

现在殷俊手里掌握着400张这么大数字的唱片,可不能一下子推出市场去,否则不但会弄得盗版满天飞,而且还不适合他培养内地对于港台歌星们的喜爱。

幸好现在内地也没有允许港台的娱乐大举进入,殷俊的这个生意是独一份儿的,他也不怕别人来竞争。

一个月发行20张专辑,按照原本发行时间的先后顺序发行出去,一张发个200-300万盘磁带,便是已经足够。

不是殷俊不愿意多发售,而是现在大家的购买能力有限,华国内地又向来没有购买正版的概念,100-200万张能卖出去,都得价格低一点才行。

其余的嘛,或者是有哪些唱片公司自己盗版来卖,或者是他们自己拿空白磁带来录制,也不怕音响效果差,能听就行,不讲究。

对于这样的事情,殷俊自然不喜欢,可是在这个年代的内地,你没办法不去接受这样的事实。

实际上,这400唱片的贩卖磁带销量,殷俊都不敢奢求赚什么钱,只求能让把生产线的成本和工人给养起来,便已经心满意足。

霍健宁到欧洲去商量谈判的磁带、聚酯薄膜基带的生产线,实在是贵得有点离谱,每一套平均都在100万美金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