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页

2008年之后,华国真正进入了解决温饱的社会状态,却仍旧是有那么多需要廉价饮食的人群,更别说是在1981年这种连饭都吃不饱的现在。

为什么八九十年代,那么多农村人挤破了脑袋,想要成为城里人?不就是为了领取粮票吃“商品粮”,能保证自己的吃饭问题么?

如果殷俊在这个时候推出价廉物美的方便面,至少是作为一种紧急状态下的吃食,绝对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可是!

殷俊这样做,并不是没有一点阻碍的,难题还多得很!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便面的价格问题!

或许在后世,2块钱一包的方便面,穷学生们都能一次吃两包,但在如今来说,2块钱一包的方便面,简直是杀人的价格。

在1981年的现在,国家逐渐已经开始放宽了粮食收购,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多余的粮食和国家议价出售。

然后在很多的地方,虽然买米还是需要粮票,但米价也开始有了点上升,而农民们也逐渐的有胆子时不时的拿着粮食上街来售卖了。

但是这个时代,大米的价格也就是每100斤12-14块左右,折合下来013元就买一斤米。

阳春面一碗不过1毛钱,肉面也不过2毛。

如果你方便面做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价格合适呢?

殷俊没有忘记,92、93年康师傅的方便面刚刚推出的时候,袋装的红烧牛肉面是3块一包、碗装的差不多到了5块!价格比20年之后都还要贵50以上!

也就是以后竞争大了,各种原材料便宜了,才逐渐的降价到袋装15-18元一包,然后又涨到2元一包。

毫不夸张的说,在93年的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们,吃一包康师傅方便面,都是比较奢侈的事情。

特别是小城市的孩子们,比如殷俊这样的,直到1998年,才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到了一包方便面,这还是社会善心人士捐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