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页

“你不是说了,在大城市里面,已经有不少的唱片行了吗?”殷俊淡淡的笑着,“我们把磁带便宜批发给他们,让他们去帮着我们推销。”

“可是他们的数量和规模,都非常小啊!”霍健宁皱眉道,“效果能好吗?”

“效果好不好,完全取决于他们肯不肯努力。”殷俊道,“你给他们制定一个销售标准,比如卖掉1000盘音乐磁带,他们的进货价格是多少;卖掉10000盘音乐磁带,他们的进货价格是多少,卖掉10万盘音乐磁带,进货价格又是多少……

甭管他们之前是不是什么清高的音乐家,真正清高的人,在这个年头,不会出来做生意的。既然选择了做生意,那么他们肯定就想赚钱,谁不想赚钱养家,谁不想吃好的喝好的啊?我们用卖得多就奖励得多的方法来激励他们,一定能行!

而且宁哥你可以告诉他们,单单在唱片行里面卖,是没有什么大出息的。他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去推销。去什么地方呢?那些经常放音乐的地方,那些公园里面、广场上面、那些人流量多的车站外面!拿着收录机,放着最好听的音乐,还发愁别人不来买吗?”

霍健宁听得目瞪口呆。

这种根据销售成绩来阶梯式奖励的方法,他当然见过,在美国见过,香江也有,并不怎么稀奇。

但是后面的哪些话,他却是听都没有听过。

听了殷俊这么讲,他忍不住惊骇,这俊少对于人性的剖析,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不但把贩卖音乐磁带的人的心理揣摩透了,而且还把购买音乐磁带的人的心理揣摩透了,更把这种音乐消费的渠道摸得清清楚楚。

这让霍健宁忍不住都想问,俊少你之前是不是干过这样的买卖啊?

但想了想又好笑,怎么可能?

四年之前俊少游泳到香江的时候,内地根本还没有开放这些东西,哪里敢私人卖磁带?

再说了,那时候的俊少才十六岁,怎么可能到处去走街串巷的卖音乐磁带?他哪来的钱啊?

这一切都应该是俊少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揣摩,才得出来的结论,只不过他太聪明太厉害了,看起来才像是自己曾经这样卖给音乐磁带一样!

顿了顿,等到霍健宁消化了一下信息,殷俊才道:“宁哥,那么说干就干,剩下的就交给你来处理了。回到内地做生意,别人老觉得我们是占了多大便宜,是多么的利用官方的力量来发财的。现在我们也正好让他们看看,麒麟集团究竟拥有多么强大的运作销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