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拍卖会(中)

寒门巨子 路人家 1560 字 2022-08-29

“七十两!”

“八十两!”

拍卖这玩法最是简单明了,只叫了几次,大家也就明白了过来,纷纷试探着报出数字来,而李凌也一一接话,不断为他们加码,待到加价到一百两时,才终于没有人再往上加,毕竟又非名家手笔,一幅字而已,真正价值实在有限啊。

李凌这时已经拿起了木槌,再度追问:“这位黄员外出价百两买下此幅字,可有更高出价了吗?可有吗?一百两一次,一百两二次……一百两……三次!成交!恭喜你黄员外,这幅宣同知生前最后所临摹的快雪时晴帖,就是你的了。到时交了钱,便可拿走。”

那黄员外怔忡了一下,便点头应下,一百两银子而已,倒也不算太贵。但一些懂行的商人,比如谢文若,便露出了异色来:“这买卖还能如此做法吗?这样一来,东西的价格可就会因几人的哄抢而不断抬升了,有点儿意思。”

陆绪在旁也拈须而笑,看李凌的目光中,带上了一丝欣赏,这个台阶似乎很不错啊。

李凌没有停顿,很快就让人又送上了新一卷书画,然后重复了之前的流程。这一回,却是前任知府亲笔所画的画,而且还没画完,可底价却在完成的书法之上。

对此,大家也能理解,一是作者身份有高低,二来,没有完成,其意义似乎更大些。于是,八十两的一幅未完之画居然拍出了二百三十两的高价来。???c0

不过在有了这两件颇有意义的书画后,后面一些作者和意义都稍逊的书法画卷就没太大价值了,几乎都是被人以底价买走。

直到李凌再度接过一幅尺寸不小的字帖,缓缓打开,神色郑重道:“这一幅字帖却是本官自己所珍藏,乃是两淮名儒,有着天下儒师之称的张禾丰老大人亲笔所书,赠与我的。

“本来,这一幅字我当珍藏,但为了扬州大局,为了百姓能安定过日子,今日本官也只能割爱了。只因,儒师他给我的要求就是治政为民,没了这幅字,但他的教训却早在我心中了!”

随着他把这幅字的来历说明白了,字帖也被打开,由差役与他一起拉开展示,上头正是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治政为民”,落款便张禾丰了。

张禾丰的大名不光是在北方人人尽知,就是江南这儿,只要是有心向学的,也是如雷贯耳。而他的真迹更是许多读书人收藏的好东西,一见如此字帖都被李凌拿出来拍卖,不少人都露出了欲得之色,就连陆绪都在抚须之后,动了心思。

而且这幅字因为李凌的关系,还多加了一层光环,比之一般张禾丰的字更有价值了。

于是,随着李凌道出这幅字的底价是二百两,立刻就有人举手叫道:“三百两!”已经知道拍卖玩法的富户们也明白了先声夺人,表明志在必得立场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