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宫赏画

更宋 红莲素心 1344 字 2022-08-29

可是郭浩平日里虽然让他们练武,可是必须以文人自居,一举一动都要学习文人,如此就造成一种错觉。

从郭浩到他三个儿子都是一样,有时候甚至很滑稽,可是没有人敢嘲笑他们,也许郭浩的孙子,能够改善这种情况。

二人确实有些累了,一起来到凉亭下,周娥皇让二人喝茶吃水果,听两个老男人胡扯。???c0

“关兄,你说我作的诗,不符合《关山行旅图》的意境,那么你来作一首,咱们比比看!”

“比就比!”

说罢郭浩走到画前,像模像样的观察了一会儿,随即闭目养神,良久开口道:“极目关山日暮时,劳劳行客去何之。当楼残照风霜紧,如读并州温岐词。”

郭浩念罢,李煜一副要哭的表情,郭浩回到座位上笑着看着李煜,心说哪怕你是诗仙李白,凭借后世的见识,也可以比一比。

郭浩念的这首诗,是清代一位诗人题的,完美符合了这幅画的意境,郭浩前世曾经有一副仿品,所以对这首诗记忆犹新。

除了这幅画,其他的画他还真找不到合适的诗词,不过看李煜的样子,好像也不用了。

“从嘉你也不用这个样子,尧儿还在这呢,其实你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已经很高了,只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罢了,尧儿你也要记住这一点。

不过,人活一世,只要做好当下,不用瞻前也不用顾后,因为往事已矣,不可改变,未来之事又难以预料,就好像这诗词。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不知什么时候,郭浩开始有了好为人师的毛病,也许是天生的,又或许是习惯。

有时候来了兴致,总会说教一番,无论是对大臣还是对朋友,对下属还是对家人,说教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一首诗,让人无法反驳。

李煜听到这首诗,心里是上不去下不来的。

他想高兴,可是他作诗好像真比不上郭浩;他想难过,可是郭浩说的没错,他在这个时代已经独领风骚了!

二人都是帝王,都有诗才,如果郭浩不会作诗也就罢了,可郭浩偏偏会作诗,而且还会平定天下,治理国家。

李煜很受伤,有些后悔今天来凑这个热闹,周娥皇在一旁连连安慰,郭致尧一脸的崇拜,萧绰则是有些惊讶。

“好大的口气,就连李白、杜甫都瞧不起!顷刻间作了两首诗,这等大才能否为大辽所用呢!”

萧绰觉得郭浩口气大,实际上也确实大,要知道此时唐朝过去没多久,李白、杜甫的影响还很大,这首诗要是流传出去,也不知道文人们会怎么想。

而郭浩也没想到,这个小丫头竟然在打他的主意,萧绰从小受父亲影响,在治国方面喜欢汉人的方式,但是她还了解契丹文化,这也是后来她能掌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