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之章 继续发展

更宋 红莲素心 1360 字 2022-08-29

只有可在二者之间,能够表达认可,又十分谦逊,如果二位皇子能做到这一点,大家对他们还是认可的。

兄弟二人在忐忑中等了一天,第二天郭浩对二人点点头,兄弟二人顿时大喜,看来投票结果还不错。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朕在你们这个年龄,已经进入军中,但是朕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否则朕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

而你们如今虽然参与国事,同样也不能忘了学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尧儿、舜儿你们要谨记!”

“儿臣谨遵教诲!”

郭浩说着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笑道:“军事学院那边,你们也不能忘了,那些都是你们的同学、战友,要记住这份情义,不能因为你们是皇子,就不去联系!”

“是,儿臣知道了。”

“好了,给你们放几天假,去玩去吧,带上你们的妹妹,他们都是你们的亲人。”

“多谢父皇!”

郭浩这种方式,多少缓和了兄弟二人的关系,虽然二人依旧在较劲,最起码背地里不会太过分。

搞定了子女的事情,郭浩还要关心国事。

格物院如今已经步入正轨,武器研发一直在进行,这是大宋的立国之本。

其次就是衣食住行,棉花已经种植下去,郭浩还让一些有经验的老农试着改良种子,希望能得到优质的品种。

房屋的规划和道路一起,随着水泥、土砖的推广,百姓们逐渐接受了这种建筑方式,毕竟木质结构容易着火,而且没有砖土结构结实。

至于大宋的道路,郭浩还没敢下令整修,主要是工程太大了,人力物力都准备不足,倒是蒸汽机有了突破,郭浩寻思着要不要把火车弄出来。

经济方面,大宋可以说十分开放,除了辽国外,周边、海外的国家,都有商人前来。

经过两年的时间,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束,大宋此时有五千万人口,同时钱庄已经在一些主要城市建立。

教育方面,六大书院慢慢转型,毕竟教书需要有老师,第一个全面转型的是国子监,已经有点后世大学的样子,各门功课都有课程。

军事学院第一批学员还在学习,三年时间已经让他们适应了新的体系,如果火器的发展跟得上,一支现代化军队指日可待!

辽东之战,虽然消耗了不少资源,可是结果还是好的,郭浩收复了东北地区。

后续建设需要时间,郭浩的思绪已经跑到了西北,也不知道赵匡义那边怎么样了。

……

“陛下,曹将军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