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抵达长安

更宋 红莲素心 1356 字 2022-08-29

如果这个办法行不通,那么郭浩恐怕又要大动干戈了,所以为了减少牺牲,少林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一早,众人继续赶路,一路上看了一下民情,除了之前发现的问题外,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能让老百姓都吃上饭,郭浩已经算是好皇帝了,至于什么商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老百姓根本不想那些。

……

历经一个月,一行人终于来到长安城,这座历史上的第一帝都,如今却是一片废墟。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沉默了,当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一把火烧了这十三朝古都,可以说是千古罪人。

大唐盛世,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长安城,承载了多人文人的回忆,只能出现在文字中。

郭浩站在一处瓦砾之上,他已经亮明身份,当地的官员前来迎驾,侍卫也由暗转明。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首曲念罢,所有官员心情都很沉重,虽然这些年长安城已经恢复了一些,可是当年的辉煌已经无法重见。

百姓们远远地围观,他们都想弄清楚皇帝来这里做什么,作为曾经帝都的子民,他们骨子里的骄傲还没有消失。

郭浩环顾四周,开口说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曾经的辉煌,你们应该还记得。

看到今天的场景,作为大宋的子民,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朕不知道,但朕心里是何其悲也!

大唐帝国,多么强大的存在,万国来朝,傲立于世界,为什么会灭亡,我们应该反思!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应该引以为鉴,不能让我们的后人,为我们感到悲哀。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郭浩说完,从废墟上下来,官员们跟在后面,没有人敢说话,谁都能看出郭浩心情不好。

郭浩以古警今,告诫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唐朝灭亡的原因,他们都很清楚。

除了皇帝的无能,剩下的全是官员的原因。

连年的天灾人祸,使粮食的产量受到影响,最底层的劳动百姓苦不堪言,当地宦官盛行鱼肉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