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把油锯摁到冰面上,冰屑飞溅中,锯身迅速切入冰层里面,就跟刀切豆腐似的。

大伙都轰然叫好,这个可比人工快多了,而且切口齐整,也比较容易搭建冰灯。

很快,另外一把油锯也轰鸣起来,一块块长方体模样的冰块,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田小胖用三齿挠子怼了怼一个大冰块,在水中起起伏伏,好家伙,厚度将近半米,长度超过一米,宽度也在半米以上,就这么一大块,估摸着就好几百斤。

块儿太大了,咋往出捞啊?田小胖的用三齿挠子勾了几下,想把大冰块子搭上来,根本就行不通。

“小胖儿,你把挠子扔旁边去,还得用这个!”包大吵吵领着几个小伙子上来,手里拿着木杠,木杠上挂着掐钩,两人一组,这是从前在林子里抬木头的标配。多少年不用的老古董,今天也派上用场了。

以前比较落后,干活多是人工,几千斤的大木头,也全靠人用杠子硬抬。

抬杠子的人都是双数,最少四人。俩人一副杠,分立大木头两侧,先把掐钩固定在木头上,然后喊着号子,把木头抬起来,运到车上,或者归成整整齐齐的木头垛,这个专有个名词叫“归楞”。

东北话常说:不服俺归楞归楞你,意思就是说收拾收拾你,就像把木头归楞一样,收拾得板板正正的。

抬木头这活儿,最是较劲,几个人要有力气不说,还得步调一致。只要有一个人偷奸耍滑,或者步伐踩不上点,轻者闪腰岔气,重则被大木头压断大腿。所以,专门有个喊号子的,由杠头负责,为的就是走齐整了。

号子多种多样,大多简短有力,啥都能添加进去,比如说常喊的:“哈腰挂啊,嘿呦嘿呦;撑起腰啊,嘿呦嘿呦;哥几个啊,嘿呦嘿呦;迈稳步啊,嘿呦嘿呦……大片肉啊,嘿呦嘿呦,大碗酒啊,嘿呦嘿呦……”

吃吃喝喝啥的,都可以喊,但是千万不能喊笑话或者开黄腔,一泄劲的话,肯定出事故。比如你要喊个“大姑娘啊,嘿呦嘿呦;小媳妇啊,嘿呦嘿呦”,估计全得趴窝。

还有最绝的,有时候木头太粗太重,八个人抬不动咋办?按照常理,是不是得往上加人。结果人家偏不,八个人抬不动吧,那就撤下去俩人,往往还真能抬走。

这里面的道道,主要是人越少,越容易齐心协力,道理可以参照男足。

村里那些上了点年岁的,看到这些工具,满满都是怀念啊。于是,几个棒小伙全都靠边站,换成几对老家伙。年轻人也不敢说啥呀,都是长辈。

“明白叔,你这老腰能成不?”田小胖瞧着也有点悬。

“小瞧人了不是,俺年轻滴时候,还是杠头涅!”包大明白和包有余一组,先用掐钩把冰块的底部固定,然后杠子上肩,腰杆绷得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