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抓住一个在海边晒盐的村民,得知从海上小船上过来的倭寇,足足有四五十人之多,赵登立刻就下了一个他到现在都后悔不已的决定:固守庄园!

几百的盐丁,守在墙高沟深的庄子里,这些倭寇未必能打得进来,不管怎么说,这庄子里的人,是不能有一点闪失的。也不能说赵登当时的这个决策错误,只能说,稍微保守了一些,还好,那些倭寇到绕着庄子喧闹了一番,不知道是看到他们严阵以待还是本来就没有这个攻打的意思,绕了几圈却也没有攻打,呼啸着走了。就是这临走时候,破坏盐田的举动,透着几分古怪。

“回去!”余风瞪了他一眼,气咻咻的出门去,听赵登这么一说,他怎么样也要回去看看的,安慰安慰受惊的家人,抚慰一下村民盐丁,都是马上要做的,另外,他也急着回去,看看那被毁坏的盐田,现在每天的出产都有定量,这一耽搁,不知道要多久才会恢复回来。眼下他的销售上了轨道,按照各地盐商盐贩的额度,每月销售多少都有定例,盐场全力生产尚且有点忙不过来,突然来这么一出,那是直接釜底抽薪,让余风顿时阵脚大乱。

赵登是和马队的几个人一起来的,余风平时不太骑马,但是,以前回到庄子的时候,还是偶尔去丘时那里转了转的,骑到马上作战或许他还是不行,但是,赶个几十里路还是没问题的。留下几个人看守巡检衙门,余风带着自己所有的直属属下,风风火火的出城而去,倒是看得守卫城门的几个老卒一阵惊讶:这是出什么事情了,巡检大人带着这么多人出去,谁要倒霉了?

回到自己庄园里,余风首先去看望了雪娘,雪娘和吴嫣然以及赵总旗一家都在一起,倒也没有多少惊慌的模样,随着余风的家业越来越大,这雪娘也逐渐有了当家主妇的气度,倒也算是沉得住气的,见得家人无恙,余风心里顿时大为放心。

好言好语抚慰了他们几句,余风又急匆匆的往海边盐田那边赶去。眼下倭寇已经上了小船远遁而去,但是盐田里却是已经一塌糊涂,看样子,就算是天气不错,没有个三五日,根本不想恢复生产。至于那些时日产出来,堆放在盐场边来不及转运的存货,也一并浸泡在海水里,怕是也不能用了。

村子里的村民,在倭寇上岸的时候,除了几个跑进山里的以外,绝大多数都躲进了他的庄园,那庄子,算是赵家村最为安全的地方了,而且还有不少的武装盐丁在那里。当然,人跑掉了,就算是万幸了,家里的那些瓶瓶罐罐的,没有人会顾得上。

余风派人去统计了一下村民的损失,要是村民们财物上有了些折损,他有心拿出点银钱来,赈济一下村民们,毕竟,这里算是他的根据地了,更是手下那些骨干盐丁的出身之地,无论从搞好关系还是邀买人心方面来说,他这样做,都是很有必要的。

不料,这一统计,结果却是让人出乎意料。这些倭寇,眼光似乎很高,除了几家收藏得不是很严实的银钱被搜走了以外,那些家里应用的物事,这些倭寇们居然一点都看不上眼。赵家村有了余风之后,家家还算是过得去了,但是就连家家户户来不及带走的粮食,倭寇们也没有动上分毫,这些倭寇来到赵家村,似乎不是为了劫掠而来,倒好像专门为了破坏这里的盐田而来似的。

“嫣然,这盐田,要马上组织人手疏浚,这是咱们的根本,耽搁不得!”余风对着身旁的吴嫣然说道。

“嗯,我会马上安排人做的,不过心中大伙心里都害怕,生怕那倭寇去而复返!”吴嫣然脆生生的答道,倭寇来的时候,她拿着自己的火铳,急匆匆的赶到雪娘那里,护卫着雪娘,单凭这一点,余风对这吴嫣然更是看重几分。

“是啊!贤婿!”赵总旗在旁边插口道:“倭寇都是坐着小船来的,他们的大船一定是在外面海面上停着呢,按照以往的规律来看,这些倭寇,怕是探路的!”

“敢来坏我的基业,不管是谁,也得看看我手下的长矛答应不答应!”余风冷着脸说道,不管是什么人,他都不会后退一步,要是这一关撑不过去,后面的就不用说了。这赵家村三百来盐丁加上他带回来的一百多老盐丁,要是连这小股倭寇都抵御不了,那么在这大明朝,就根本就没有他的舞台。

“其实,这些倭寇,也未必都是真倭!”见到赵总旗担忧的样子,吴嫣然轻轻说道:“真倭的战力是强悍,但是,他们人手不会很多,可恶的是那些依附在他们身上的汉人,为虎作伥!”

“不都是倭人吗?”余风转过头,讶然问道吴嫣然。

“也不尽然!那些倭寇在庄子外面喧闹的时候,我就听见有很多福建口音的,说明这些人中真倭还不是很多!真倭来我大明朝祸害,哪里富庶哪里贫瘠,他们一抹黑,没有当地人带路指引,怎么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