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打仗,是要死人的,他们死了多少,我一个都不心疼,但是,咱们的人死得起吗?”余风摇摇头:“但是你想想,现在我们不仅不需要死人,而且要什么有什么,军械粮草被服,甚至民夫!而且,我们不用去抢,这些人还给的高高兴兴,这两种方法,哪一个更好?”

“还有,若是我们亮明旗号,这朝鲜朝廷,势必拿我们当做流匪来剿灭,你说到时候,这池长青也好,崔阳浩也好,是听他们的国主的好,还是不听他们的好?而他们手下的人,原本我们花极小的代价,就是可以驱使的,现在却变成了我们的敌人,此消彼长,你说,我们的实力是增大了,还是减弱了?”

“姐夫,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明白了,不过,我觉得这样有些……有些……?”赵登搜肠刮肚,想找个合适的形容词出来,可惜肚子里实在是墨水有限,一时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体例。

“阴险!”余风提示道。

“对,就是阴险!”赵登猛的一拍大腿,话一出口,便觉得不妥,讪讪的解释道:“姐夫,我不是说你阴险哈!”

“阴险就是阴险,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我还嫌我阴险不够呢?”余风笑了笑,“不过,有的时候,这个词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心计,怎么样,是不是听起来好听多了!”

他拍了拍赵登的肩膀:“你呀,上阵打仗,我倒是不担心,但是,这阴险,也还是要学一些,有勇无谋的匹夫,我营里多的是,但是会动脑子打仗的,就只怕没有几个了,等下你走的时候,我送你一套书,叫《三国演义》,你回营后,自己找个识字的,每天念给你听,姐夫告诉你个秘密,这鞑子,啥都不懂,后来会打仗祸害咱们大明,全都是他们的将领,人手一本三国演义,碰见啥不会打的仗,在书里一翻就知道了。”

“真的?”赵登眼睛都亮了起来。

“假的!”余风敲了一下他的脑袋,“鞑子看三国,你也看三国,那你上了天也就一个鞑子的水平,还想以后提军去打败鞑子?除了这本以后,我房里还有一些兵书,回头我给你捡几本出来,都要读要学,别给我偷懒啊,到时候过不了我这个老师的关,小心我把你打发新城看海去,反正你弟弟也在海边呆的腻了!”

门外一个亲兵走了进来,对着余风禀报道:“大人都装好了,一共一百七十车,民夫五百四十人!”

“滚吧,臭小子,给你姐姐和那没出世的外甥捎个话,就说一安定下来,我就回去看他们,路上小心点,别出岔子!”余风虚踢了一脚,赵登佯装狼狈不堪的跑了出去,郎舅之间,一阵哈哈大笑。

第二百零六章 冰火两重天

喜峰口,是个很熟悉的名字,这个名字,放在后世,即使不是军迷,也知道在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一群铮铮铁骨的中国军人,曾经在这里狠狠的重挫了一帮东洋岛国来的强盗。但是,那是三百年后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喜峰口这个名字,代表的是灾难的起源,因为,一帮更为凶恶的强盗,就是从这个地方,突入关内,祸乱中原,让无数人为之家破人亡。

崇祯八年十月,后金第一猛将阿济格率军近六万人,号称十万,自沈阳出发,绕过大明号称铜墙铁壁的关宁防线,取道喜峰口,直逼关中。

这六万人,有八旗的后金精兵,有附从的蒙古各部落的牧民,有早已经被后金收为已用的汉军,甚至还有一只完全由朝鲜人组成的火枪兵,总之,这些人成分虽杂,但是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实际上,他们更像是一群武装到了牙齿的强盗,一个标准的武装抢劫团伙。

有时候看历史,很多事情,让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就好比这次阿济格的大军南下,简直好像是掐住表来的。大明的军队的主力,此刻正在干两个活儿:一个是在关外,正在防守关宁防线;而另外一个,则是在关内,一会撵得李自成满山跑,一会儿死咬着张献忠穷追猛赶不已,就连和以上两位相比,显得很是低调的流贼老回回部,也不甘寂寞的从河南跑了出来,去陕西转上几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