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卢象升完成了这一场光荣的战役后,风风光光的走了,崇祯来了旨意,他换了个职位,新的职位是宣大总督,对手也不再是这到处流窜的流民军了,而是关外的大清。

是的,没有看错,不是后金,是大清,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崇祯九年的正月,皇太极建国了。

崇祯九年正月(小说家言,于史书记载略有偏差,纯为文学创作故,考究党勿较真),皇太极弃后金汗国名号,建国曰大清,定都盛京,改元崇德,群臣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也就是后世的清太宗。

在群臣上贺表,上尊号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大煞风景的事情,按例,这开国大典是何其庄重的事情,就好像做买卖的开张,若是没有三五个朋友来捧场,光靠自己家里几个子在那里乐呵乐呵,也不像那么回事情,少不得要发个邀请函啥的。

但是你一强盗出身的家伙,眼下想洗白,还指望以前被你抢过,现在仍然在被你抢的人,给你多少面子,那也未免太瞧的起自己了。朝鲜就是这个屡次被抢的那个倒霉蛋,好在,打仗虽然朝鲜人是菜了一点,但是,还是有几个硬骨头的,这皇太极新店开张,金殿上一片推金山倒玉柱,偏生就还有个人在哪里直端端的杵着。

这个人,叫罗德宪,朝鲜使臣。

第二百一十章 釜底抽薪 世外桃源

皇太极最后把这罗德宪怎么了,余风并不关心,虽然从他所接触的朝鲜官民的集体反应来看,大家很愤怒,不过,朝鲜人再愤怒,哪怕是现在立刻纠集全国之力兵发盛京,也不关他的事情,呃……如果朝鲜人有那么牛逼的话。

高迎祥在中原一通乱搞,而大明朝廷手忙脚乱的到处灭火,兵来将往,打得很是热闹。谁胜谁负这个暂且不必去说,但是,这兵灾一到,最倒霉的是那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话不是没道理的。大批的农民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中的一部分,也许被裹挟进了流民军,也许参加了官兵,但是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的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最终都变成了新的流民。

而更为要命的是,这些新的流民,大部分都产生在黄河以南,这里可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出现了这么多的流民,一旦这些流民被人煽动,组织,立刻就是一次泼天的大祸,而历来流民作乱的模式都是这样,只不过,这次的中心,往南移动了而已。

朝廷的兵马,大多数精锐都拉到了北边,鞑子建国,对于大明朝廷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藩国脱离了自己名义上的约束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权威胁到了大明的安危。如果说以往鞑子入关劫掠,在朝堂上的诸位大佬看来,都不过是芥藓之疾的话,而现在谁都看得出来,此刻,这芥藓之疾已经成为心腹大患了。

昔日也先那么势大,土木堡之变甚至掳去了大明天子,但是至始至终,他也没有建国,这大清偏生就这样做了,其狼子野心世人可知。所以,调集精兵强将在北边,严阵以待,这一个观点,在大明的朝廷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家里虽然安静了一点,卢总督将最喜欢闹事的高迎祥几巴掌甩老实了,可是,江南流民四起,这也不是个事儿,不现在趁早解决这个麻烦,难道要等到北方吃紧的时候,家里头又闹出大乱子了,到时候,那样的乱摊子,真可没法收拾了。

弹压,坚决弹压!这就是大明对这些流民拿出来的态度。

天下之事,本来就不如意的十之八九,各处官府的弹压,反而更加激起了流民们的反击。他们也是人,他们也要生存,要活下去,没有吃的,那就去抢,谁敢拦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他们的敌人,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给面子。

江南各地的流民仿佛是一只只散落在江南的蝗虫,四处游荡,而各个城池,各处官兵的弹压驱赶,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一只只本来四处游走的蝗虫,最终慢慢聚拢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蝗虫群,一路吃过去,所到之处,除了重兵把守的城池以外,那是无比的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