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风字营的军纪严明,从不扰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余风可不想到了敌人境内因为这些已经养成了习惯,而造成不正常的减员,虽然精英营的这帮家伙,恐怕是风字营军纪最差的一群人,余风还是叮嘱了一下,这等于是自己的特种侦察大队,每一个人,可都是自己的宝贝疙瘩。

尹胜凛然点点他,等余风说完了,他这才说起自己求见的事情来:“大人,前几日俘获的那个锦衣卫百户,属下和他盘桓了几日,倒是从哪里掏摸出不少的东西来,这个家伙,做百户不咋样,若是做一个斥候倒是也不算是很差,至少,记性很好!”

“哦,呵呵,能够从他哪里得到些对咱们有用的东西就好,他说的这些,你记下来没有!”

“有文书在哪里记着呢,等到整理完了,就给内务衙门的兄弟送过去,对了,大人,那锦衣卫,还说了这么一档子事情,大明从福建的番人那里,购置了二十门红衣大炮,要运抵到潼关,咱们军中的这种大火器,一直缺乏,属下就留了心,那锦衣卫说,这些大炮,还有番人教习跟着一起过来,教军中的士卒放炮的!”

“福建?”余风一怔,上次他和郑芝龙会晤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若隐若现的暗示过,但是郑芝龙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接他的茬,眼下,居然能有这么大的举动,一下子为大明采买二十门红衣大炮,这绝对不光光是银子使得足的问题了。

“是哪国的番人?还有,这些红衣大炮的来路,采买的经办人,随同来的教习的人数,这些具体的情况清楚吗?”

“这个……还有待查实!”尹胜有些语塞,他才是才知道这个消息,哪里有时间有渠道去证实,正经的是他赶紧上报,然后大人再安排人手去证实才是整理,他不过是军中的一个斥候,哪里能比得上民事衙门的那些老外务们。

“嗯,这个我倒是疏忽了,你眼下在军中,哪里有时间去千里之外去查证,这事情,你不用操心了,安心办好你自己的本份差事,那个锦衣卫,你移交给内务衙门的人吧!”

他点了点头,有些嘉许的看着尹胜,“你倒是心细,若是这件事情上,能够做出文章来,这份功劳,倒是不逊于这破城之功!去吧,安心办你的差事去吧!”

第三百八十六章 捷报如雪齐鼓舞

方离味一直到被人带着离开这军营,朝着南方而去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回过味来了。但是,他还是不是很确定,因为他无法想象,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想到的和看到的东西,实在是太离谱,离谱得让有对于自己的推测,简直是连自己都不相信。

只不过,此刻,无论是在押送他的人的眼里,还是在下达命令将他送回平壤的余风的眼里,他个人的感想如何,意愿如何,都不是那么重要而已,对于余风来说,这个锦衣卫百户的出现,不过是这场战事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或者因为这段插曲,会给他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但是,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的,和这场战事无关。

阿济格率军主动撤退,让出了这座城池,余风倒也没有赶到多奇怪,其实,在他的心里,倒是更愿意对方死守这个军堡寸土不让,那么他倒是不在意将这军堡的守军和后来赶到的这些援军一口吃下去,至少,他心里清楚,此刻在这个地方,他风字营的战力不逊于对方,就是兵力,也是占据这绝对优势的。

可惜,这都是他的一厢情愿了,这鞑子的领兵将领,比他更懂得保存实力的技巧,不过想想也是,在余风的记忆中,这女真骑兵,在兵力上,可不是一直是他们的强项,就是到了后世记载的那段历史中,清军入关之后,因为害怕当地的百姓军民对于他们的抵抗,为了杀一儆百,还弄出了许多的屠城的惨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些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事情,可不多暴露出了这女真人的心虚。

这也是余风敢于率军直接以牙还牙对着清军还以颜色的最重要的基础,在北方,这女真人只怕还是将这北方和朝鲜,看做是他们的粮仓,看做他们的大后方,绝对不会是他们的防御重点,正在让他们重兵把守的,还是在和辽东明军对峙的另外一边,既然如此,有明军牵制大部分的清军,余风稍微放肆一下,这后果也未必多严重。

和慕诗那边的消息,已经通了,如果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这突然出现在楚山的这支援军,十有七八就是和慕诗对磕了多日的那一支清国人马了,按照西路军那边的通报,他们的人数,就是较西路军都不如,而此刻,光是聚集在楚山的风字营士卒,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千户,近三万人了,若是说这样的情况下,余风这仗还得提心吊胆,那也就真的太瞧不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