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余风习惯性的摸着下巴,沉吟起来,背靠大树好乘凉,天下之大,他相信自己的人马足够纵横驰骋,但是,这天下可不是靠着一直纵横驰骋的人马,就能控制得住的。这一点,他分得很清楚。这朝鲜,基本上就让他已经绞尽了脑汁,他自问要是他坐在北京城里崇祯的那个位置,只怕不到一年,他就非得过劳死不可。

大明就算是再末日气象,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别说,它还么有死呢,历史上几年之后,或许崇祯左支右绌到了后来实在的顶不住了,就在煤山上找了个绳子,将自己勒死了,大明就此而亡。但是,眼下,出了自己这么一个变数,又在朝鲜打出了一番局面,坐拥三千里江山,数万精甲,这历史,未必就一定朝着最坏的那个方向发展,或者,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为了自己,也为了这天下。

“应大明的要求,出兵直接攻打大清,不符合咱们的利益!”余风摇摇头,“但是,折中的办法,也不是没有的?咱们既然要左右逢源,总得给他们一些甜头,表示咱们的诚意!”

众人齐齐点头,是这个理儿,做生意,也还要先下点定钱呢,这空口白牙的,总是让人觉得不靠谱。

余风抿起嘴,有些诡秘的笑了一下,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遍,此刻厅中众人,都是他的心腹,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汉人,佛郎机人也好,朝鲜人也好,那是一个都没有资格站在这里的。

“还记得咱们初到新城,是怎么掩人耳目的吗?”余风笑道。

陈敏之“哦”的一声,率先领悟过来余风的意思,要不说,这读书人的脑筋转的就是够快呢:“大人的意思,是暗度陈仓?”

当初风字营登陆新城,可是低调的很,一直都是打着“维拉斯科商团”的旗号行事的,这旗号,一度让李琮认为风字营就是一股打着做生意的旗号的流贼海寇,如今,余风的意思,是要故技重施了。只不过,这一次,要蒙蔽的对象,个头更大一些,不再是李琮,而是在盛京城里的皇太极了。

“前些日子,咱们不是拦截了荷兰番人卖于大明的几门大炮和一些番人教习吗?我想,此刻只怕大明正在翘首以盼这些利器到达潼关呢,或者,他们也想和当初的宁远一样,靠着这些大炮扭转战局,这个人情,就让我们来做好了!想必这样做,为我们争取几个月的时间,还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可是,那些大炮,大多都已经沉进了海底啊!”慕海涛是最了解此事的,听得余风这么一说,有些微微犯难,“就算是费劲周折弄回来的哪几门大炮,如今都在平壤城头放着,难不成,咱们又要拆下来,给他们运过去?”

“这个,不是什么问题,大明舍得花银子去买,这样的好买卖,咱们为什么不做,还记得当初你送到平壤的那些番人教习吗?咱们的匠户营的工匠,其实不差,该有的手艺,都有,有的时候,明白和不明白之间,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就没有什么稀奇的了!”

“大人是说,咱们也能造那红衣大炮了?”厅中的人一听到此言,尽皆有些激动起来,这是大炮啊,不是那些只能打几十步的小炮,也不是那只能一发一发的发射的火枪,这是可以轰击数里,靡乱无数的大杀器啊。

“红衣大炮,呃,这个还有些难度!”余风打了个结巴,安吉尔的方案中,并没有提及铸造这些九磅以上大炮的计划。不懂的,就要听专业人士的,所以,余风很清楚的知道,安吉尔这样的专业人士,都没有暂时提及铸造这种超大型火炮的计划,那么,肯定是在技术,原料,或者是工艺上某一方面还不过成熟。

“红衣大炮,动辄数千斤,这样的炮,就算是铸造出来,运输起来也是个麻烦,而且在野战中,基本上用处不大,你总不能指望那些大清的骑兵,傻乎乎的站在射程之内,让大炮轰吧!”他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若是野战中毫无用处,大明购买这些大炮,只能放在城头上作为防守,这钱花的是不是有点冤枉呢?”

“所以,我的想法是,先铸造一些千把斤的大炮,这些炮,放上车,几匹马就能拉的走,如果放炮的人训练有素的话,从车上卸下来,再安装发射,也不是什么耗费时间的事情,这样的炮,匠户营报告说,咱们在番人教习的指点下,完全有能力铸造出来,虽然威力和真正的红衣大炮还有些距离,但是,胜在轻便,而且,咱们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