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

“嗯,我知道了!”余风点点头,对于这位大明督师,他说不上好感,也说不上恶感,对于余风来说,这种人,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英雄。这种悲剧英雄,从古至今,在这个民族里,涌现出了无数,有了风波亭的岳飞,自然也会有巨鹿的卢象升。以后还会有更多,余风钦佩这些人,但是,他自己绝对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数千残卒,对数万之众,意料中事!”余风淡淡的说道。尽管他告诉自己不要在意这件事,但是,他心里仍然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卢象升死了,接下来,就是孙承宗了吧,然后,就该轮到那个坐在兵部尚书位子上不干事的杨嗣昌了吧,等到这些大明的精英也好,权臣也好,全部都死完了的时候,这大明,也就彻底的完了。

“那咱们要不要应对一下,这朝廷新败之下,必定会想到我们,若是强令我们出兵拒清,无论将军出兵还是不出兵,岂不都是违背了将军的初衷。”

“敏之,不用忧心,大明眼下,还没有到非得用咱们这一支兵马的地步,别忘记了,朝中还有不逊于卢象升的人物呢?若是他出面,这宁远的兵马也好,山海关的兵马也好,甭管是还是祖大寿吴三桂,通通都的靠边站,这一位,定能力挽汪澜!”

“将军说的,是洪承畴还是孙传庭?”陈敏之琢磨了一下,这两位,似乎都符合余风的说法。

“两个都是!”余风点点头:“所以,这些事情,我们就在一边,安安静静的看着就可以了,嗯,安安静静的看,安安心心的过年!”

卢象升虽然捐躯,但是清军仍然没有退走,仍旧是攻城略地,大肆劫掠。得知了前线的战局,崇祯急忙令洪承畴总督蓟、辽军务,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的军务。正如余风所说的一样,两个人才,崇祯一着急,全部都用上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那个是西墙,那个是东墙了,他两堵墙都要垮,两堵墙都要堵。万幸的是,清军虽然没有过年的习俗,到处肆掠的流民军,却是要过年的,相比之下,倒是压力轻了许多。

清军似乎没有据地久留之意,只是劫掠,看起来,这一次,和前几年的那几次,没有多大的区别,等他们抢够了东西,自然就会回去了。

这期间,还出了一个意外,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的军务的旨意下发后,孙传庭上疏求见,杨嗣昌担心他会说自己的坏话,将自己在卢象升背后的小动作揭露出来,毕竟,卢象升和孙传庭,都是同一路人,于是便拟旨驳斥,只让他速速上任。孙传庭很不高兴,当即辞官。这个时候杨嗣昌又趁机参劾孙传庭逆旨偷生。崇祯倒是一点都不带含糊的,立刻下旨逮捕孙传庭下狱,将他削职为民,弄到诏狱里头去了。

第四百三十章 天下强军唯我新军

朝中翻天覆地,余风确是优哉游哉的过年,虽然这个年,新军将士算得上离乡背井,尽管吃穿用度都不会差,却是总是感觉少了那么几分滋味。尤其是那些已经成了家,有着妻儿老小在朝鲜的人,更是怅然若失去。

年前,汉城那边除了正常来往的公文,余风的几个家眷,也纷纷捎来冬衣家信,其实到了余风这个地位,这穿着之类的,根本无须家里的女人们操心,这冬衣与其说是给余风御寒,不如说是女人们,将各自的情谊,缝在里这衣服里面,可以想象,这些衣服,必定都是女人们自己亲自动手一针一线的缝制成的。

余风更在意的是家信,赵雪娘和吴嫣然各自都附了一封。赵雪娘主要就是说些家里的事情,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虽然有些啰嗦,余风看起来却是感觉温馨无比,当然,这其间,余越的篇幅肯定是要占了多数的。而吴嫣然的家信,如果将那少的可以的充满关切的词句摘掉,活脱脱的就是一副公文的样子。

离开汉城后,几乎是每半个月,赵老爷子对于余风离开后,都会朝鲜大大小小的事情,值得说道的都会详细告知余风,所有,如今的局势余风还是清楚的,至少,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

但是,这种了解,仅仅也就是大局而已,而其中的细微之处,如无必要,余风肯定是没有那个心思去过问的,而吴嫣然的信中,几乎全是这些,甚至平壤和汉城的米价布价,她都一丝不苟的写了上去,她可真是个大气的女人,敢情,这朝鲜,她纯粹就是当着自己的地盘买卖了,一个心思扒拉着琢磨如何发展经济,为余风筹谋赚取更多的银两呢。

余风微微笑了一笑,将手中的信细心的叠好,放进了自己的袍子里面。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这个女人,真是傻的可爱,其实,她就是什么也不用做,就是每日里大把的花用,余风也不以为甚,这份家业,不就是为了自己身边的亲人的吗?可她就是闲不住,好像不做点事情,就浑身不自在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