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页

唐砖[精校版] 孑与2 2088 字 2022-11-12

“我大唐的粮食丰饶,粮价作为税率的表征是非常准确的,丝帛也因为这些年粮食产量的增长,有了大量的剩余,陛下,这两项产业,在我大唐已经无法担负八税一的重荷,这些年,长安几乎看不到私营粮店和私营的布帛店铺,百姓们都是从官仓买粮,买布,这是因为陛下允许百姓用粮食和布帛低税的原因。”

“这是不正常的,我的陛下,一个产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才能有附加价值,而这些深加工,细加工,就需要商贾的参与,将粮食制作成各种糕点,将布帛制作成各类成衣,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延伸产业链条,还能为大唐闲散的劳力提供赚钱的机会。”

“陛下,说到底,您是要养活天下百姓的,但是现在,您大军已经无处可以征讨了,亦或是能够征讨,也会得不偿失。所以这个时候,我大唐就需要商贾来为这个伟大的帝国造血,只有源源不断的造出新鲜血液,才能让大唐这个巨人屹立不倒。”

“我的陛下啊,不是商税制定得越高,我大唐收到的商税就越多,凡事都有规律,破坏了这个规律只会适得其反。微臣恳求陛下,给商贾一丝透气的空间,再这样下去,大唐无商矣,微臣也只得解散店铺,回乡务农了,大唐再也没有商贾可以帮助陛下养活天下嗷嗷之口。”

“求陛下开恩!”何邵说完,底下的十三位商贾齐齐的将头叩在光滑的地面上,有些商贾想到伤心事,居然嚎啕大哭。

李二愣住了,何邵的一番话让他的心里掀起了万丈狂澜,怎么还有这样的一个说道?商税制定得越高,朝廷的收入反而会下降?百姓手里并不缺少钱粮啊,于是李二的目光就定在户部尚书褚遂良的身上,想听听褚遂良怎么说。

不等褚遂良出班禀奏,许敬宗抢先出班禀奏道:“启禀陛下,微臣这里有一份明细,我朝商税最高的就是贞观十五年,确实如同何邵所说,总额为六千三百万四十六万枚银币,也正是如此,户部才会在贞观十六年重新厘定商税。将商税定在八税一,这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我大唐当时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建设,运河,蜀道,三京工程全面启动,户部为了获得更多的钱粮,才提高的税率。”

“结果并不如人意,贞观十七年的商税就少于贞观十五年三百万枚银币,而后更是逐年递减,到了今年,商税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前三个季度的结算,只有两千八百万枚银币,虽然,年底的这一季度为重头,微臣认为,总数已经不可能超过四千万枚银币,而大部分商税来自于广州,泉州,明州,登州,杭州,邕州,和岳州,长安的赋税总额第一次低于岳州,至于益州,扬州,在户部缴税名录上已经排不上名号了。”

“外贸的商税已经高于国内的贸易,不是因为外贸的规模庞大,而是因为外贸的利润丰厚,确实如同何邵所言,国内贸易已经成了鸡肋,陛下这些年藏富于民的宏伟计划,恐怕要被日益上涨的货物价格所吞噬掉。一旦商税不足以支持国用,农无税就成了笑话!我大唐君臣也就会成为天下间最大的笑话。”

大殿上安静得吓人,良久之后长孙无忌缓缓开口道:“无稽之谈,商贾不事生产,多收税也是应该的,这些年你们仰仗大唐的赫赫声威,在那些战败国敲骨吸髓,难道这些也是老夫信口胡柴不成?今年修律,老臣以为,商律应当细化,直到现在,老臣都认为农桑才是国之根本。”

第三十六节 吐蕃王妃

“世事洪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商税如今占据大唐赋税的七成份额,这是大势,不管长孙无忌如何的坚持,都无济于事,国家需要钱来支撑,官员需要钱来摆阔,长孙无忌逆流而上,恐怕他自己的盟友都不干啊,每家每户都有商家,他们这些年恐怕已经对商家上缴的利润非常的不满了吧?”

“褚遂良也是人杰,没道理看不透这些事端,皇帝陛下更是在坐等火山爆发,作为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陛下不会不明白只要第三方参与进来,他才能左右逢源,将自己的优势扩大到极致,陛下现在大唐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他现在故意在淡化自己的存在,想要从这些蛛丝马迹里发现以后朝堂变化的一些规律,从而加以控制。”

“现在商人出现了,伸手向陛下要权力,至少在向陛下要参与制定商律的权利,这一次何邵会成功的,早就和他说过,没有流血牺牲,想要争取权利,根本就在做梦。”

“陛下的权力是怎么得来的,你我都清楚,长孙无忌的权利是怎么得来的,你我也知道,至于我的权力也是从尸山血海里弄来的,坐享其成可不行,没有人会大度的将自己的权利拱手相让,我也不愿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