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皇后,该做正事了

“陛下您不知道,有的村子就是这么变成一家的村子的,比如我们乡里对河那个村,他们那个屠相公因为娶了栾道台的女儿,所以回乡后就和官府一起欺压乡民们,让乡民们每年被迫多交数十倍乃至百倍的赋税,直到让其贱卖田产为止,后来那个村的田地就都成了屠相公一家的了。”

张嫣说了起来。

朱由校听后神色凝重起来,心道:“看来,大明需要多培养一些能在乡里村里替朝廷管理乡民主持公道的读书人,但也得多管控一下在乡里当土皇帝称王称霸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和当地豪强与官府勾结起来的,说到底,还是自己朝廷在基层的管控力量不够,教育投资也不够!使得基层治理的好坏全跟当地乡绅的个人道德水准挂钩!如果一个村里能有好几个乃至十几个读书人,倒也能互相制衡与监督!不过,人读书从成才后不肯待在家乡也是个问题,要解决只能增加基础官位编制,增强朝廷对基层的控制力,打破皇权不下乡的陈规,并通过权力和丰厚待遇使得部分读书人留乡服务于基层,另外,将来还得建立一个只有甘愿在基础奉献的读书人才能被提拔为朝廷高官的制度才行,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当重循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依旧是清流执政、翰林论兵。”

“陛下?”

张嫣这时候瞥了朱由校一眼。

但她见朱由校陷入了沉思,也就没再说话,只坐在一旁,任由服侍她的答应给她篦发。

朱由校被张嫣这么轻声一唤,回过神来,然后“嗯”了一声,就只看着张嫣篦发。

张嫣注意到朱由校在凝视她,所以,也就抿紧了朱唇,梨涡微微一露,腮边多了些红晕,长长的乌发如瀑布一样从曲美的身姿上落了下来,摇曳在空中,荡起丝丝香风。

朱由校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并因此陡生春意,不禁把眼眸往上挑,而看见了张嫣的一段玉颈,以及玉颈下隐于薄纱里的嫩白肌肤。

一时,朱由校也自觉浑身不自在起来,把一旁的奏本拿起又放下,最后还是干脆起身去了御床上,先到床上躺好,主动解去了外袍。

因为他现在什么也看不进去了,只觉得身子燥热得很。

张嫣篦好发后则依旧坐在炉边,托着香腮,看着朱由校,眨了眨眼睛:“陛下,困了吗?”

朱由校不得不说道:“上来!该做正事了!”

张嫣顿时睁大了凤眼,嘴唇紧抿,媚眼低垂,看着地面,拨弄着手指,眉头微拧:“和陛下一起都得做正事吗?陛下可以开恩今天不做正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