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读书人的软肋与增加汉人数量的办法

三人因这阴暗的内阁一下子变得光明透亮,再加上韩爌、魏广微都走了,也就都不由自主地相视一笑。

徐光启这时候先说道:“针对这天下物议也不是没法子,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士子商贾,他们若真要鼓动天下人反抗商税、议论国事,必会在青楼!

盖因这些地方的确是达官显宦们爱去的地方,尤其是读书人!

所以,我们当以,为增天下人丁而又避免因娼业盛行而使汉家女子被随意买卖乃至被强迫卖银为由,奏请陛下下诏从此禁止在中土开办青楼乃至嫖宿娼门!”

“如此做的话,他们便大多时候只会在家中与三两好友指桑骂槐一番,或者写在个人笔记上,这自然难以成气候,当然,借着以禁止组织与参与青楼之事,也非只是这一点好处;

更多的好处是,把天下舆论转移到朝廷是否该允许女子售卖自己贞操的事上来,士子读书人是否该嫖宿而败坏风气的事上,诸公任过地方官,想必比徐某清楚,某一地若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大新闻,除了有切身之痛的人会一直关注此事外,等有了新的大新闻,局外的人就会淡忘或者忽视之前没彻底解决的新闻,对于这天下物议,我们当在意的就是在局外的大多数士民会不会一直抓着这件事跟朝廷作对!以避免造成更大的麻烦!只要大部分士民不卷进来,余则自然是好处理的,不过是解决几个出头的,他们也就老实了。”

徐光启继续说道。

袁可立和毕自严都做过地方官,自然明白一个地方的舆论热点发生时,只要有另一个舆论热点出现,的确会忘记前一个热点的道理。

所以,袁可立听后道:“那就怎么办!天下士子风流成性,文武不修,也该管管了,顺便也让更多的汉家女子踏踏实实地嫁人生子,而不是以色取利,为将此视为致富捷径,使天下风俗败坏,不利社稷久安!”

于是,接下来,袁可立便上疏奏请禁止在中土开青楼窑子和嫖宿娼门。

“准其所奏,立即票拟批红,将礼部教坊司改设为礼乐司与婚办司,礼乐司专门负责管理和培训善乐器歌舞乃至创作诗词曲之人,为重大典礼服务,而婚办司,则负责天下士民婚姻登记,以及组织将教坊司不会乐器歌舞且没有学习天赋的女子婚配于人,另外就是接受所有无父母亲族长辈的汉家未婚女子报名,由该司组织相亲,以使天下有夫妻之户口增加,而使天下汉人更易增加!

如今需要移汉民充实各处新开疆土的需求很大,得多想办法增加汉人的数量!

民众多寡对于国家之强弱而言非常重要!当年五胡乱华,就因北方汉人不足,胡人太多!

另外,着都察院、礼部、国子监和各省提学使严格管控社会风气,将此圣旨于各官衙与学校宣达,告诉官僚与士子,当全心学习文武艺,而不是留恋于烟花柳巷,既败己身,也败家风!”

徐光启现在是唯一被朱由校要求可以每日进出大明园的阁臣。

所以,袁可立的奏本也就被徐光启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