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写书胁迫,只能强行洗

因为常年经营内厂的他,关系网实在是太复杂,尽管他明面上没有交结多少外臣,但他现在依旧能通过一些被收买的狱卒和外面的官员取得联系。

“你告诉他们,咱家也不怕被他们灭口,咱家提督内厂这么多年,焉不会留着这一手?咱家不被灭口还好说,但咱家要是被灭了口,到时候他们那些事就都会被抖露出来,不信,你就告诉他们,让他们试试看。”

刘若愚此时便对被外面一些权贵士族收买的一狱卒说了起来。

虽然现在不少权贵士绅的细作因为刘若愚组织的兵谏已经落到了朝廷的手里,但这不代表,刘若愚没有,一些没有细作落到朝廷手里的权贵士绅涉嫌在宫闱安插眼线的秘闻。

所以,刘若愚依旧是有恃无恐的威胁着一些朝臣。

这狱卒因此回说:“他们让小的传话说,他们是君子,刘公公您也是君子,君子与君子怎会用见不得人的手段!您放心,他们知道您是迫不得已,同情您的遭遇,所以,托小的对您多加照拂,您要是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是小的能办到的,小的一定能帮您办到。”

刘若愚道:“咱家需要笔墨纸砚。”

于是,刘若愚便因此在死牢里写起了自己的书,而他给自己这书起的名字是《酌中志》,是以他自己的视觉写的一本关于他在朝中所见闻的史学类笔记。

刘若愚在狱中无事,所以,写书的时间很充裕,每天能写很多,也就在没多久的时间内便写好了这本《酌中志》。

他这本《酌中志》虽然表面上只是一本史学笔记,但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外面的朝臣们,他对他们了解的很详细,也知道他们背地里做的丑事,要求他们必须想办法救他,否则,这次流传到市面上的是酌中志,以后就会成为百官密探宫闱秘事的罪状了。

“你把这书带出去,交给他们,咱家相信他们知道咱家的意思,咱家如果不能活,他们也别想活!”

刘若愚则在写好《酌中志》后,将写好的这本书递给了这狱卒。

……

“大宗伯冯铨热衷于打扮,每次入朝值班时,衣箱内都会带着两三双靴子、数件鲜艳衣服,走在路上时频频刷靴下尘,,还会多次自顾其影,镜子也不离身,官帽补服极其奢丽……”

冯铨看了朱延禧递来的《酌中志》后,十分惊愕:“怎的如此详细!他还知道我们什么,这姓刘的,怎的如此可恶?”

朱延禧也道:“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还知道什么,但谁都明白,这暗地里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想法子救他,不然,谁也不知道会突然再出现比什么《酌中志》更令细微的记录!”

朱延希说着就看向其他文官:“诸公,这太可怕了!”

“可他犯的是谋反之罪,这怎么救!别说是我们这些不受陛下器重的大臣,就是袁、徐等备受宠信的大臣,为这刘若愚求饶,想必陛下也是不会答应的!这姓刘的,这分明不是让我们救他,我看他,是要拉我们一起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