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开疆:一杆三眼铳,一壶酒

不过,像张献忠这种会打仗的,已经是这里比较大的庄园主,而有一帮自己的土人奴隶,可以用来耕作,而他的亲友已经成为他农场的管理者。

就像历史上满清入关,一些八旗贵族会圈地,甚至会强掠汉人百姓做包衣一样。

张献忠现在就干着这样的活。

李鸿基也不比他差,他带着整个李家寨的人,包括他的侄子李过,在这一带,很快都就渐成了势力,成了很大的庄园主。

总之,为了避免因为连续的旱灾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又为了避免朝廷因为不停赈灾而出现财政危机,朱由校也就开始把自然灾害带给大明帝国的影响转嫁到了其他地区的外番身上。

毕竟谁让现在的大明帝国算得上这个时代的超级帝国。

大明帝国受灾,其他国家的日子也不能好过。

“陕西现在虽是赤地千里,但却已不是遍地饿殍,大量百姓由远洋开发公司批量雇佣后,就运去了海外,只是据巡抚马懋才报,现在陕西已为之一空,大量农田闲置后,反而杂草丛生了起来,除官道外,许多道路皆已出现野草。”

朱由校如今已经回京,而此时,袁可立则向他禀报起了陕西的最新情况。

“敕旨给马懋才,让他组织留在陕西的人,尽量把闲置农田变成林地,多植树,以固水土,干旱加剧未尝不和那一带林木减少、黄土加剧有关,另外,趁此机会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以便使旱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朱由校说道。

“陛下,据工部的人奏报,陕西一带颇多开采煤矿,故工部建言,可开煤矿来解决陕西受灾百姓的吃饭问题,而不必大量运往海外拓土。”

徐光启这里又奏起了一件事。

朱由校听后不好直接给他们提什么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只以不影响龙脉风水为由说道:“关内的矿,若非必要,尽量不开,以免影响我华夏龙脉,开矿当尽量开关外与海外的,关内的先留着,这些关内的矿就如同祖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采使用,受灾百姓还是尽量往海外可耕之地移。”

“是!”

徐光启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