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强参谋阵容与定灭东虏

“这一次,朕不希望再重蹈萨尔浒的惨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杨镐当年为何会兵败,朕让你们已分析总结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朕希望你们要继续保持谨慎、铭记之前的教训。”

朱由校这里因此对熊廷弼、袁可立、孙传庭三人说道。

他即位以来的辽东先后三位经略皆已聚集于此,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这已经是帝国最强的参谋阵容。

“请陛下放心,若非这些年关内灾害频发,以及奸贼掣肘,萨尔浒之耻早已尽雪!如今彻底荡平东虏,早已不是问题,只要不在具体的行军布阵上太过轻视东虏就能做到,萨尔浒那一战,到底是杨镐与底下官将轻敌所致。”

熊廷弼回道。

“战意不强,各怀异心,内外勾结,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实早在入朝征倭时就已出现这一问题,只是神庙当年因国本之争悬而未决,故没来得及整顿注意,以至于南北之军越发不和,甚至内耗严重,等到萨尔浒之战时,我军才刚出兵,行动计划就已先被敌军掌控,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袁可立回道。

“当时就不应该分兵!我大明边军各部皆是将官私兵为主,只适合合兵一处,而不给东虏各个歼灭的机会,现在,我大明虽有近卫和勇卫两支号令一致的帝军,但边军大多依旧还是以将官私兵为主,因而,以臣之见,这次会剿东虏,还是当以近卫军和勇卫军为剿灭东虏八旗兵主力的主要力量,如此方能号令一致,另外,考虑到赫图阿拉一带地形复杂,当采取步步为营之策,诱东虏主力来攻,以反客为主的打法灭其有生之力量,至于边军则是歼灭东虏八旗各寨有生力量后负责犁庭。”

孙传庭这时候说道。

朱由校听后点头,说道:“说的不错,边军虽个个悍勇,但因多是家丁,统合起来的效果反而不是很好,八旗兵的旗主多是努尔哈赤子侄,所以,统合起来后的战力是优于边军的,若让边军和八旗兵对战,只适合三千人规模以下的战斗,而要集合数万兵马尽数剿灭数万八旗兵,还是得近卫军和勇卫军,近卫军和勇卫军,上下军官皆出自朕的亲卫,皆是讲武堂同窗,下至战兵上至总兵,皆属于国家之官兵,从一开始培养的理念的就不是为升官发财,所学思想一致,自然更利于对付数万规模以上的八旗兵,就这么做,让边军负责犁庭,近卫军和勇卫军负责会剿,朝鲜兵负责运粮和运辎重以及各类工事营建。”

“是!”

众人回了一句。

接着,熊廷弼继续笑说道:“这次,无论是边军、还是近卫军、勇卫军,还有朝鲜兵,皆由陛下亲自指挥,臣相信,各部想必要比以前我等朝臣为经略时要更服从号令得多,实不瞒陛下,虽臣等昔日能辖制各镇总兵参将,然也借的不过是陛下龙威,要令这些人积极杀敌立功,还是要费些口舌与谋算的,甚至如果太严,冒然杀大员的话,也会留下杀身之祸,以至于战机还是有所延误,如今陛下亲自指挥,就算是杀几个大员,也不至于使军心动荡。”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治军,若都还不肯拼死效命,那这样的大员,留之也无用!”

袁可立这时候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