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王的野心:全球霸主!

现在的皇帝朱由校对于一个地方所发生的事基本上都已是直接问责其总督和巡抚,用内部的有线电报进行联络,行政效率并不慢。

当然,这些总督和巡抚也因此不敢欺上瞒下,因为皇帝的眼线总是无处不在,且能通过有线电报迅速被皇帝所知。

甚至很多时候,一些在地方上发生的事情,总督和巡抚还没知道,皇帝都已知道,且还发电报询问督抚,而督抚则还是一脸懵逼。

中央的行政制度早已被朱由校改为内阁和大都督府枢密院。

内阁已经算是大明的最高行政机关。

朱由校已经将内政的一切权力移交给内阁首辅,只要是行政钧令,朱由校基本上全部准予,使得内阁首辅依旧是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权。

只是内阁不再负责军机之事。

军机之事由枢密院负责。

两者互不统属。

内阁首辅、枢密使都会兼者政事堂辅政大臣的身份,而时常在政事堂与皇帝一起议事。

政事堂算是实际上的帝国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名分,不能发布各类钧令,一切军政命令的最终形成都是在政事堂商定的。

而对于如今大明的官员而言,能够进入政事堂才算最为光耀的事。

朱由校想搞事的时候就会传召政事堂大臣商议,而平时,这些政事堂大臣都只负责各自的事。

因而此时的大明帝国名义上是君主专制,但也有些元老制的成色在。

皇帝勤勉的时候,是君主专制。

皇帝懒散的时候,是元老协商。

只是这些能左右皇帝意见的元老不是像西方一样世袭的,理论上,一个平民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最终成为帝国决策者。

朱由校现在已没有即位之初时那么勤奋,一是不想太累而影响身体健康,二是危机感下降使得他这个皇帝惰性也跟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