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徐阶后人,被罚去澳洲当矿工

而吴伟业自己能够高中会元,也是因为有周延儒、李明睿与其父亲私交很好。

所以,真正只怀揣着治国平天下之志,而对功名富贵执念未深的士大夫,则或多或少因为不愿采取太低劣的手段,而不能中第。

故而,中第的进士里,真正欲治国平天下的士子越来越少。

好在,如今的大明,自朱由校即位后,大幅度扩招会试与乡试名额,也就使得许多更愿意选择治国平天下为毕生信念的士子中第。

尤其是像顾炎武这些于后世留名的厉害人物,在这个时代,被朱由校直接注意到,而得以很快就做官,为大明做事。

而历史上,像顾炎武这些人只会因为心思纯正,而一直科举不第,且因此一直准备科举而劳心费力,蹉跎岁月,直到屡试不第数次,且看清了官场世情之肮脏后,才醒悟过来,不再执拗于科举,觉得不做官,也能济世救民,进而因此著书立说,最终成为一代大家,等到后世,其名声反而超过,与他同时代取得功名富贵的那些台阁公卿之人。

作为皇帝的朱由校也选择了“贫者渐富、富者不贫”的理念,而不愿意只让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这也就使得在大明中央帝国,朝廷会主动干预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

因而,只追求功名富贵的人,在大明本土也就过得很不开心。

毕竟朝廷让他们这些只追求功名富贵者,不能任意逐利也就算了,还不能让他们生活崇豪竟奢。

朝廷的确是既要贫者渐富,而已富者不能回到贫困的状态。

因为朝廷是要天下皆富。

故而,朝廷现在通过禁止土地加租和土地交易,而逼得这些富贵者,也不能挥金如土。

徐阶之曾孙,徐念存就生活奢靡,常爱斗富竞奢。

但徐念存生来就不爱读书,而且他到这一辈,他徐家也已算不上特别有权有势。

所以,徐念存要维持奢靡生活,就只能变卖田产或加高田租。

他祖上兼并且留下的田产很多,即便在历经数次清丈田亩后,他徐家依旧有不少土地。

徐念存也就能够一直靠变卖田产和加高田租维持奢靡富贵的生活。

可如今,朝廷不准交易田产,也不准加田租,甚至限定了田租参考价,使得徐念存没法再通过这两种发生维持奢靡的生活。

这让徐念存非常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