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明中央帝国接下来的战略

温体仁回道。

“可大明本土太大,管理成本太高,很难抽出足够多的力量,进而以损天下之利,而增我大明子民之富贵!另外,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海外藩国做大!”

孙传庭说道。

“当初朕为节省军事开支,扩大商贸市场,且宁用权贵之财,而不使战争累及百姓,故而在与西方殖民者争夺全球利益时,允许朝鲜、倭国诸大名、琉球等势力与大明一起分割全球利益,还支持宗室权贵在海外建国!如今也就造成了海外汉国林立的局面。”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又道:“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也依旧是我们到底是要文明的统一,还是要保证本土宗社的长盛不衰?”

“自然是既要文明的统一,也要本土宗社的长盛不衰!而且,以臣之见,这两者并不矛盾!”

孙传庭回道。

“何以见得?”

刘鸿训赶忙问道。

“因为我们支持藩国扩张,是在襄助我大明中央帝国的汉文明扩张计划,是利于文明统一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大明中央帝国将因为科技优势与国力优势,从这些藩国手中源源不断地获得他们的原材料,或者他们粗加工的商品,再加工后卖给他们!进而从中赚取更多的财富!”

“这样中央帝国就能用更多的财富反哺本国百姓,继续加强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公共卫生建设、教育建设,进一步减少灾难发生的频率,提供民众素质,增强本土国力。”

“如果大明将来真的要亡,绝对不是因为外藩甚强而亡,而是内部财政崩溃,入不敷出所致,这就需要有更多的财富反埔本土,所以,这两者不矛盾!”

孙传庭侃侃而谈道。

“倒也是!”

“但即便支持藩国对外扩张,也得有更具体的要求:”

“首先,文明一致的藩国不得相互倾轧,尤其是朝廷封出去的藩国!”

“其次,陛下,朝鲜、日本、琉球、安南这些还要进一步改造才行,甚至最好直接灭掉,纳入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