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朝廷为什么要对百姓越来越好?

刘鸿训回答起来。

“元辅说的有理,就该是有这种想法,只有在无法消灭或者不愿意消灭别人时,才需要谈判。”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起来。

“儿臣谨记!”

朱慈灿颇为委屈地回了一句,又追问道:“刚才元辅言晚辈资质愚钝,晚辈自知非卓越之辈,不敢生恨!但言晚辈眼高手低,不知元辅可有根据,以使晚辈不惑?”

刘鸿训回道:“二殿下现在翰林院任职,自当能接触到朝廷所有秘辛,只要殿下肯实心查阅,仔细总结,而不是一味只知在翰林谈古论今、辩才斗学,就当知晓眼下大明国民经济之实况。”

“眼下大明对本土民众不征徭役、不征田赋,小商小贩亦不征其税费,但福利却只增不减,鳏寡孤独者有低保,还在实行五年免费教育,对卫生医疗的补贴也在增加,然后,还有两百多万国防兵和六十多万帝军及其家属要养,以致于国帑开支甚巨,所以要保障这些开支就全仰仗于贸易收入、殖民地之收入!”

“可眼下大明的人口还在急速增长,近三十年年来,新增人口达六千万口,已相当于国初人口之数!这些人,总不能让他们过得比自己祖辈父辈还差吧,甚至要让他们过的更好才行,这样,他们才觉得帝国没有再衰退,而不会思乱!”

“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朝廷开支又要增加不少,偏天不佑我中华,气候依旧未转暖,灾害还是存在,所以这对外收入还得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其实不等罗刹国来侵略我们,我们迟早也是需要去侵略他们的!”

“这个,晚辈倒是没注意到。”

朱慈灿回道。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解?”

朱慈灺这时候主动问了起来。

朱由校点头。

朱慈灺便问道:“朝廷为什么要对百姓这么好?以致于增加朝廷开支,使国家财政越发困难!”

众辅臣听后都笑了起来。

朱由校也摇头一笑,问道:“难道朝廷不该对百姓越来越好?”

“能使其无饥馁之患就足矣!何必要还要其永享富贵,甚至子孙要更富!富贵在于天,在于勤勉节俭,朝廷就算给每人送座金山,若不勤勉节俭也会败光的,自然就没什么富贵可言了。”

朱慈灺回道。

“但我们皇族要想一直做人上人,就得有此目标,不然就不能收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