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集邮各国君主,派大儒去欧洲

……

“前方来报,利奥波德六世有意主动归降,只是询问我们这边是否宽宥他对抗明军的罪。”

张同敞这里向朱由校汇报后就笑道:“如今看来,我们的对外教化学院又要多一位君主学生了。”

朱由校听后也不禁嗤笑道:“现在应该已有好几位因主动投降而被安排在那里的君王吧,这倒也算是一桩纵观古今,都很是罕有的事。”

说到这里,朱由校就吩咐道:“让周遇吉替朕答复他,只要这哈布斯堡王朝的君王愿意主动归降,在我大明未打他之前,就算是起义之功,到时候不杀他,但要被安排到学院来,学习文化,和其他君主当同学。”

“是!”

温体仁这时候回了一句,又道:“陛下,如今欧洲大联盟土崩瓦解后,接下来,我大明军事上无疑会在短时间内扩充到大量疆土,而这就需要我们派更多儒士去欧洲,之所以派儒士:

一是因为那边接下来分田后,短时间内还是农耕为主的社会,只是生产主体,由庄园农奴变成自由农而已,而农业型社会的管理,儒家还是更适合一些,如组织同族同村兴修水利、避免水旱之灾,就需要崇尚阖家伦理有序的儒者去做;

二是因为眼下那边的基层官吏还不多,官府暂时还只能管到县一级,如今也只能暂时靠儒士去先建立一儒系社会,使其地方暂时靠乡贤治理;

三是欧洲之民,以臣冷眼观察这些年看,该地风俗崇尚个性,但缺乏大局谦逊之德,故正需要儒道中庸之学中和,如此方利于将来统御。”

“甚善!”

朱由校发现,温体仁虽然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奸臣,但在这一世,算是一个很称职的首辅,虽然没去过欧洲,但却对欧洲可谓是洞若观火,甚至提前想到了一系列统御之策。

“儒士的话,不如派王夫之,此人近来名声大噪,还有孙奇逢,此人是理学大儒。”

卢象升这时候举荐起来。

朱由校道:“那就超擢王夫之为礼部右侍郎,督学欧洲;孙奇逢简拔为翰林侍讲学士,为副督学,令两人总览欧洲儒学传播之事,当地新设之省的总督等官以及西征各军都要予以配合!令两人多荐些儒士,由朝廷授官后,一并去欧洲,不能老是我们把当地的学究鸿儒抓来大明,我们也得派些品学贵重的大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