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所谓靠山吃山

但是最让李旭失望的是这些种子里面没有玉米和土豆。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玉米和土豆对于缓解粮食压力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就说原本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据说当时全国的人口超过了一亿,但是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这并不是因为如同清吹们吹得那样鞑子皇帝有多么圣明,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玉米和土豆番薯这些耐寒高产的农作物已经传入了中国,并且开始大规模的普及了,所以才没有饿死那么多人。

李旭前世的时候,小时候记忆中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家里的主粮都是玉米,妈妈经常蒸玉米馒头,玉米发糕,熬玉米糊糊。小麦虽然也有,但是却是和玉米面配合吃着的。

再后来初中的时候,基本上就不怎么吃玉米面了,顿顿都能吃上小麦粉蒸的大白馒头了。

好像从上高中开始,家里就不太种小麦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种植玉米和苹果这些经济作物。

这个时候种玉米已经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卖钱了。

小时候干农活的记忆很多都是跟玉米有关,点苗(播种),疏苗、除草,施肥一直到玉米成熟以后掰棒子,回家以后又褪玉米,最后还要把玉米杆砍掉弄回家当柴火烧,尤其是冬天的时候用来烧炕很是好用。

所以他对种植玉米并不陌生,而且很喜欢用玉米糁子熬的稀饭,喝起来又香又糊,很是带感。

众所周知,玉米耐寒性强,产量又高,而且好侍弄,很适合干旱少雨的地方种植。

李旭如今虽然有家乡城市给的支援,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自力更生,所以粮食的自给自足非常的关键。

要想达成这一点,玉米和土豆以及番薯这些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都很关键了。

奈何现在却也急不得,只能尽快发展,让系统早日升级才有可能获取这些种子。

玉米浑身都是宝,磨成粉面可以蒸馒头,可以熬稀饭,剩下的麸皮还能喂牲口,秸秆还能当柴火烧,所以等到有了玉米种子之后,李旭以后肯定要大规模推广的。

除了菜地之外,李旭给其他谷物也都规划了一片地,不过小麦居多,毕竟是主食。

现在的小麦没有前世那样经过一代代培育优化的好种子,也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地膜这种保暖增熵的神器,所以产量肯定不那么令人满意。

但还是很适合关中这种气候和土壤种植,产量也比关中人现在主流种植的小米高了许多,到时候跟玉米一起用,绝对能解决粮食的大问题。

东边原本的那一排茅草屋都被推倒了,原地上盖起了两排更加高大宽敞的屋子,虽然同样是土坯墙,但是却厚实光亮了许多,梁木也更加结实,稳固。

如今主体结构都已经完成,梁木都架上去了,一群汉子正在糊满泥巴的梁木上铺椽子,最后再上面铺上几层稻草,就完事了。

这些房子虽然在李旭看来很不满意,毕竟还属于茅草屋,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间好房子了。

虽然按照李旭的想法,就算不是砖混结构的,那也至少应该在房顶上面铺上灰瓦。

奈何现在人手不足,要做的事情是在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弄一口砖瓦窑来烧制这些。

只能以后再说。

虽然目前条件不成熟,但是这些都已经写在了李旭对庄子的规划书上,迟早都是要执行的。

毕竟,若不是这些劳动力们效率惊人,技能全面,搁在普通的劳力手里,眼前这些活能干完一半都算是奇迹了。

毕竟李旭手下满打满算也就八十个人啊。

庄子的北侧,也就是山脚下盖起来一排茅厕,男女两边分开,虽然都是旱厕,但是却规划的很整齐清爽。

茅厕后面则规划了一座化粪池,李旭打算以后把沼气也给搞出来,好歹也算是一项清洁能源,变废为宝,充分地利用每一点资源。

从本心来说,李旭虽然现在作为一个光荣的挂比,不,一个光荣的系统拥有者,从理论上来讲,他应该一下子衍生出横扫八荒,囊括宇内,一统天下的雄心。

只是,抱歉,他暂时觉悟还是比较低,只想暂时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世道之中活下去,并且过得好一些,舒服一点。

若是有能力,也不介意让更多的人跟他一样过得舒服一点。

其他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