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给造反大业输送人才计划

李旭没有杀马天禄,放他走了。

马天禄走的时候,带着三分怒火,三分疑惑,三分迷茫还有一分不可思议。

因为李旭不仅没杀他,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建议,让他带给高胡子: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步步为营,不要把目光只局限于当流寇,要夯实根基,逐步壮大。

李旭自然不安什么好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将来布局。

高胡子在延安府实力越强大,就越能吸引秦国朝廷的注意力,他在关中可以施展的空间自然就越大。

道理很浅显,但是也很实用。

高胡子若是真的有本事,不想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空,那么李旭所说的九字方针几乎是他必须要施行的。

当然,他放过马天禄一条命,不仅仅只是为了让他把自己的话带给高胡子,更主要是希望能给高胡子手下多一些人才,让他的造反大业能更持久一点。

如果说以前他希望这世道能够太平一点,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经过谭纶的点拨之后,他现在已经明白这世道越乱,他的机会就越多。

如果世道太平的话,朝廷和官府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将目光投到他的身上。

这样显然是不能平静的过上美滋滋的小日子的。

只有世道越乱,他和他的军队才能更有价值,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才能让官府和朝廷的目光放在那些明面上的乱匪身上,这样他才能悄悄的发育。

等到有一天他的实力已经膨胀到再也无法遮掩的时候,他也就不需要再遮掩了。

高胡子虽然现在看着摊子挺大,有魏国人的支持,但是如果不能前期打好基础的话,后期一旦魏国人停止了支持,恐怕很快就会招来秦国官军的镇压。

所以李旭希望高胡子能够在秦军动手之前更强大一些,到时候可以更持久一些。

在这种前提下,除了物资之外,人才也很重要。

而马天禄显然算是一个人才,就是他输送给高胡子的人才。

退一步讲,马天禄就算最后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那也没多大影响,毕竟他损失的也不过是几十点经验值而已,根本不带心疼的。

这些话他当然不会给马天禄说明白,甚至之前那些貌似羞辱的话也是他故意为之,是希望马天禄能够化羞辱为动力,一头扎进造反大潮中好好奋斗,不要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甚至看着马天禄的背影,李旭都在想是不是以后继续这么搞,每剿灭一个山贼窝子,都把他们老大给送到高胡子那里去。

假以时日,高胡子手下人才济济,造反大业朝气蓬勃,想想都很带感。